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

繁梦间 2025-09-25 00:11:34

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罗斯的气,中国的炉,钱不走美元,直接用人民币,结算率九成以上——这叫务实,不叫站队。 从1858到1864那几年,沙俄用一纸《瑷珲条约》就划走了我们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三个东北省那么大,那片土地上的森林,新疆的草原,还有黑龙江的出海口,就这么没了。 更别提江东六十四屯那样的惨剧,成了几代人心里抹不去的疤,历史教科书上那张地图缺掉的一角,就是对这段记忆最直观的提醒,这笔账我们记得很清楚。 就连1918年苏俄自己内外交困时,口头承诺说要还,最后也成了一张空头支票,这种历史教训,让双方的信任底色变得非常复杂。 但为什么现在又能坐在一起谈合作?因为另一本新账——“战略对账”,写满了现实的紧迫感,国际舞台上,大家心里都有个谱,如果俄罗斯扛不住倒下了,下一个战略目标会是谁?这是一种很现实的考量。 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中美俄三角关系,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平衡术,这不是什么“抱团抗美”,更像是一场各自为战又互相策应的“三国杀”,大家都在自己的棋盘上发展,但关键时刻又能形成犄角之势。 这种合作是基于清醒的实力判断,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能源要开发,离不开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而中国也需要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 真正把双方绑在一起的,是第三本账,一本越算越厚的“未来分账”,这本账算得非常精细。到2024年,双边贸易额已经冲破了2400亿美元,俄罗斯的天然气,通过管道每年送来380亿立方米,他们的石油,也坐着中国的船,从北极航道抄近道运过来,绕开了马六甲的拥挤。 这是“俄罗斯出资源,中国出市场、技术和基建”的完美互补。 最妙的一笔,是在金融结算上,超过九成的贸易,直接用人民币来算,俄罗斯成功绕开了美元的制裁,我们的“小红票”也实实在在地走向了世界,就连印度买俄罗斯的油,也学着用卢比结算了。 这种合作,早就不是百年前的武力掠夺了,现在是“亲兄弟明算账”,商业合同细到连管道的压力值都写得清清楚楚,在价格谈判桌上,我们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寸步不让。 所以中俄关系,就是一本旧账压箱底,一本新账拿在手,历史的疼我们记着,但更重要的是抬头干实事。 国家之间,哪有永恒的仇恨,只有永恒的利益,只要这本“共赢账”的收益足够诱人,它就会继续决定着两国关系的走向。 以上信息来源于鼎清聚焦 中俄在军售中弃用美元后,俄印也达成协定,武器交易不用美元结算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繁梦间

繁梦间

不被定义,庆幸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