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和埃及之间,中国为什么选了埃及为突破口?因为伊朗这个国家不光反华,估计还想踩着中国人把资源要了,不一定扶的起来。 1955 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抛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台下立马有个声音接得特别快 — 埃及。那会儿的埃及正跟英法掰手腕抢苏伊士运河,满世界找能撑腰的伙伴,中国的主张简直说到了它心坎里。散会后,埃及代表团主动找上门,聊得那叫一个投机。 转年 5 月 30 日,中埃正式建交的消息炸了阿拉伯世界。要知道,这可是第一个敢公开承认新中国的阿拉伯国家,也是非洲头一个。这步棋走得太妙了,就像在西方的封锁墙上凿开个大洞,中国的名字一下就闯进了亚非国家的视线里。 为啥不先找伊朗?不是中国不想,是伊朗那时候的心思根本不在平等合作上。 有档案露过底,伊朗当年私下接触中国时,张口就要资源支持,还暗示得帮它摆平跟伊拉克的边境纠纷,不然就转头抱苏联大腿。这哪是找伙伴,分明是想把中国当垫脚石,踩着咱们的肩膀要好处。 要命的是,伊朗对中国压根没多少真心。那会儿巴列维王朝一门心思贴西方,跟中国打交道不过是想多找个要价的筹码。中国心里门儿清,这种只讲利益、不讲情义的主儿,就算花大力气扶,指不定哪天就反咬一口,根本靠不住。 再看埃及,那股子实在劲儿完全不一样。 建交才一个月,纳赛尔就拉着阿拉伯联盟开会,吆喝着让其他国家赶紧承认中国。不光如此,埃及还把自己跟非洲国家的外交渠道全给中国敞开,手把手帮着对接加纳、几内亚这些国家。这哪是建交,简直是把中国当成自家人在带。 埃及的战略位置也是绝了。苏伊士运河捏在它手里,全球七成的石油都得从这儿过。跟埃及搞好关系,等于给中国未来的能源通道上了道保险。 反观伊朗,虽说石油多,但那会儿全被西方资本攥着,就算跟它合作,中国也捞不着实在好处,顶多是听个响。 西方的骚操作反倒帮了中国一把。1956 年英法为抢运河打埃及,美国嘴上喊着反殖民,实则想趁机拉拢埃及。 中国瞅准机会,立马表态力挺埃及,还悄悄送了物资援助。这份 “雪中送炭” 让埃及彻底记在了心里,反观伊朗,正靠着西方的钱袋子过得滋润,根本不稀罕中国这点人情。 还有个关键差别。埃及当年正领着阿拉伯国家搞反殖斗争,急需一个能一起扛事的盟友,跟中国是 “双向奔赴”。而伊朗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小算盘,既想拿中国当枪使,又怕得罪西方,这种骑墙派根本没法当突破口。 后来的事儿也印证了中国的眼光。埃及成了中国在中东的 “铁哥们儿”,带动一批阿拉伯国家陆续建交。而伊朗直到 1971 年才跟中国建交,之后还因为国内动荡,合作反反复复。 说白了,中国当年选埃及,不是看不上伊朗,而是看得太明白。埃及是真心换真心的战友,伊朗是只想占便宜的 “精明人”。在被封锁的绝境里,选对伙伴比啥都重要,埃及这步棋,直接走活了中国的亚非外交大棋局。
在伊朗和埃及之间,中国为什么选了埃及为突破口?因为伊朗这个国家不光反华,估计还想
古今知夏
2025-09-24 18:48:16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