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特突然发现本轮谈判完全不对劲,中国步步都是杀手锏,他愤怒指责,中国对英伟达进行反垄断调查时机完全不对劲,他们目标根本不是制裁英伟达。 贝森特这番暴跳如雷的指责,表面看是替美国芯片巨头鸣不平,实则暴露了美国在科技竞争中的战略焦虑。 这位华尔街出身的财长很清楚,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垄断行为早已引发众怒——强制搭售GPU和网卡套餐、对单独采购客户加收30%溢价、未履行技术接口开放承诺,这些操作活像在菜市场强买强卖。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的调查不过是依法办事,但贝森特却急得跳脚,因为他比谁都明白: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反垄断调查,而是中国芯片产业突围战的信号弹。 英伟达的困境恰恰是美国"技术封锁"政策的反噬。2022年美国禁止对华出口高端AI芯片后,英伟达被迫推出性能缩水的H20特供版,结果中国客户集体转向国产替代。 2025年第二季度,英伟达中国区营收暴跌42%,库存积压超10万片。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戏码,贝森特却想用"调查时机不当"的借口蒙混过关,实在可笑。 中国对英伟达的调查,既是对其违约行为的正当回应,更是给国产芯片企业腾出市场空间的战略举措——华为昇腾芯片性能已达英伟达A100的80%,摩尔线程的MTT S4000在自动驾驶场景中反超H20 18%,这些进步让美国如坐针毡。 贝森特在谈判桌上气急败坏,本质上是在为美国科技霸权做最后挣扎。他清楚看到中国芯片产业的三重突破:技术层面,7nm工艺良率提升至92%,日均产能达10万片;生态层面,华为昇腾社区吸引12万开发者,模型迁移成本从3周压缩至72小时;市场层面,2024年中国芯片出口额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18.7%。 这种全方位崛起,让美国"卡脖子"策略彻底失效。贝森特指责中国"目标不是制裁英伟达",恰恰说对了——中国的目标从来不是针对某家企业,而是要打破美国主导的技术垄断体系。 这场博弈的深层逻辑,是两种发展模式的较量。美国试图用政治手段维持科技霸权,中国则通过市场规则推动产业升级。 当贝森特还在纠结"调查时机"时,中国芯片企业已经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创新不需要保护主义,公平竞争才能催生进步。 英伟达的遭遇警示所有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遵守规则比政治站队更重要。而贝森特的愤怒表演,终将成为美国科技霸权衰落的注脚。
贝森特突然发现本轮谈判完全不对劲,中国步步都是杀手锏,他愤怒指责,中国对英伟达进
史之春秋夏
2025-09-23 18:47:46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