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北京街头,一名老者正在卖烤红薯。摊位旁站着姐弟俩,姐姐穿着旗袍。调皮的弟弟踮起脚,眼巴巴地望着车板上焦香的烤红薯,口水直流。 这张照片,是一个外国摄影师拍摄的。当时他正在北京街头采风,无意间发现了路边的烤红薯摊,并看到了如此有趣的一幕,于是迅速按下了相机快门。 这个烤红薯摊,其实是用一辆独轮车改造的。木制的车轮很厚重结实,驾驶这种车需要一定的力气和技巧。卖红薯的老者,正在收拾整理红薯,装进烤炉里。 烤红薯的香味,吸引了一对姐弟俩,他们站在旁边。姐姐有点拘束,弟弟则用手扒着车看。这一幕真是太有生活气息了! 烤红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北京街头开始出现了一些烤红薯的流动摊位。从业者多来自山东、直隶各县。 民国时期,著名的文人张醉丐曾写诗描绘烤红薯:“白薯经霜用火煨,沿街叫卖小车推;儿童食品平民化,一块铜钱售几枚。热腾腾的味甜香,白薯居然烤得黄;利觅蝇头夸得计,始知小贩为穷忙。”#老照片#
清朝末年,一个外国摄影师,正在北京郊区拍摄风土人情。忽然,他看到3个小男孩,手里
【50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