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建国会不会通过? 截止昨天,从英国、葡萄牙到法国、加拿大,一连串西方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已有147个给予承认,比例超过75%。表面上看,势头似乎很猛,国际社会的道义支持也在不断累积。但光有承认,远远不等于建国成功。 真正的难点从来不在联合国的投票厅里,而是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废墟之上。一个国家要成立,得有领土、有人民、有政府,还得有实际的治理能力。 可现在的巴勒斯坦,西岸被以色列的定居点切割得支离破碎,加沙在持续的军事打击下几乎变成无人区。别说统一管理,连基本的人道救援都难以畅通。 更麻烦的是,巴勒斯坦内部的政治结构早已四分五裂。法塔赫控制西岸,哈马斯掌管加沙,两边不仅不合作,甚至长期对立。 阿巴斯领导的权力机构年事已高,多年未举行大选,年轻人对这套体制早已失去信任。而被视为潜在接班人的马尔万·巴尔古提,至今还被关在以色列监狱里,能不能出来都是未知数。 国际承认来得突然,但并没有解决这些根本问题。英法等国的表态,更多是一种外交姿态,意在向以色列施压,推动“两国方案”重回谈判桌。 但他们提出的条件,比如要求以色列停止兼并、巴勒斯坦举行选举、哈马斯解除武装,每一项都像是空中楼阁。 以色列不仅不买账,反而加速扩建定居点,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说“我是阻止巴勒斯坦国建立的人”,态度强硬到近乎挑衅。 美国的态度更是关键障碍。尽管国际风向在变,但美国依旧一票否决联合国的停火决议,还批准了新一轮60亿美元的对以军售。 在特朗普政府的规划里,根本没有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位置,所谓的“里维埃拉计划”更像是让加沙变成由美国主导的托管地,而不是一个独立国家。 这种背景下,所谓的“建国”更像是一个象征性动作。即便联合国最终通过决议,让巴勒斯坦成为正式会员国,那也只是法律意义上的承认,离真正的主权独立还差得远。 没有军队,没有边境控制权,甚至连税收和货币系统都没有,这样的“国家”如何运转? 以色列的强硬不仅来自政府,也来自国内的极右翼势力。他们主张彻底吞并西岸,摧毁哈马斯,甚至提出要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绝对的以色列主权。 这种声音在以色列内部越来越有市场,民意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两成的以色列犹太人支持“两国方案”。这意味着,哪怕未来政府更迭,政策回调的空间也非常有限。 外部环境也在恶化。加沙的战争已经造成数万人死亡,基础设施几乎全毁。联合国调查委员会甚至认定,以色列的行为构成种族灭绝。 这种情况下,和平谈判的基础被严重削弱。仇恨在加深,信任已崩塌,重建的难度远超想象。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转机。中东国家的反应正在发生变化。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条约,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酝酿组建军事联盟,埃及也在边境增兵。 这些动作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如果任由以色列肆意扩张,整个地区的安全格局将被彻底打破。 国际孤立也在加剧。美国和以色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外交压力。七国集团中已有三国转向支持巴勒斯坦,这种裂痕不是短期内能弥合的。道义上的失势,迟早会转化为实际的政治代价。 巴勒斯坦能不能建国,最终取决于多重力量的博弈。国际承认是第一步,但远远不够。真正的突破,需要内部团结、外部压力、以及以色列国内政治的可能转变。 如果内塔尼亚胡因贪腐案倒台,新政府或许会调整政策,但前提是巴勒斯坦一方也能拿出一个有公信力的领导层和治理方案。 现在最紧迫的,还是停火和人道救援。战争每多持续一天,建国的可能性就降低一分。废墟上建不起国家,仇恨中也长不出和平。 国际社会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承认,而要真正推动停火、解除封锁、恢复谈判。 建国不是靠宣言实现的,而是靠土地、人民和时间一点一滴重建起来的。这条路注定漫长,但如果不开始,就永远不会有答案。
巴勒斯坦建国会不会通过? 截止昨天,从英国、葡萄牙到法国、加拿大,一连串西方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9-23 11:26:54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