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主持人问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西贝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上市?”贾国龙摆

月鹿一鹿前进 2025-09-23 10:47:54

2022年,主持人问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西贝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上市?”贾国龙摆摆手:“幸运没上市。”主持人不解:“上市不好吗?” 2022 年,西贝餐饮的创始人贾国龙有过一句意味深远的表述:“幸运没上市”。 寥寥数字,没有多余修饰,却凝练着他对企业成长轨迹的独到洞察,暗含着不同于常规的发展感悟,如同一份待拆解的商业思考笔记,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揣摩其中深意。 这般说辞入耳,总觉得多了几分置身事外的轻巧,全然没顾及旁人的实际难处。但他不是天生就这么顺,也不是什么天生的餐饮人才。 谁能想到,这个如今掌管着400家门店、两万名员工的餐饮大佬,曾经在1999年带着全部身家杀入北京,结果不到四个月就赔了个底朝天,一百万打了水漂。 一个21岁就敢退学创业的猛人,到底是如何将一次惨败和几句顾客的无心之言,锻造成一个商业帝国的? 贾国龙的事业腾飞,恰恰是从那次最惨痛的失败开始的。他为自己的盲目自信支付了百万学费后,才终于学会了做生意的“减法”艺术。 早年间,他可是“加法”的忠实信徒。承包“爱丽格斯”西餐厅后,他将其改造成中餐厅。 菜单之上,川菜、粤菜、内蒙古菜等佳肴琳琅满目,仿佛一个汇聚八方风味的美食联合国,令人垂涎。你别说,这招还真管用,第一年就盈利20万,后来所有餐厅加起来年纯利高达百万。 成功容易让人上头。1999年,他带着这种“我全都能”的错觉闯入北京,自信满满地接手了一家海鲜酒楼。结果如何? 一位顾客的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将他浇醒:“一个内蒙古人做海鲜,吃起来竟带着羊肉味儿,实在不够地道。”” 此言着实凌厉狠辣,却也极具价值。 虽言语如利刃般锋锐,令人心生震撼,但其蕴含的意义与分量,足以证明这番严厉的表达值得细细品味。贾国龙幡然醒悟,果断放弃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回头死磕自己最熟的羊肉和莜面。 他邀得歌唱家德德玛前来站台,于餐厅精心安排蒙古歌舞表演。此招立竿见影,生意迅速扭转颓势。第一年便斩获300万纯利,次年更是攀升至400万。 2002年,“西贝莜面村”正式诞生。这不仅仅是一个新品牌,更是贾国龙从机会主义的“多点开花”,到战略聚焦的“单点极致”的彻底进化。 回过头看,贾国龙的商业模型里,顾客的抱怨从来不是噪音,而是校准方向的罗盘。他简直是把“听劝”刻进了骨子里,变成了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这个习惯其实早有雏形。他早年曾经营一家面积约20平米的“西贝酒吧”。这家酒吧颇具特色,专卖品类丰富的洋酒,在当时吸引了不少爱酒人士。 然而,顾客时常抱怨缺少下酒菜。他灵机一动,顺手增添了凉菜与砂锅面片,以满足顾客需求,提升用餐体验。 没想到,后来大家来酒吧不为喝酒,反倒是为了吃那碗面片。贾国龙也干脆,直接把酒吧改名叫“西贝酒家”。 一次小小的产品调整,让他尝到了倾听的甜头。而北京海鲜酒楼那次,则是将这个模式从菜品层面上升到了战略层面。 还是那句关于“羊肉味海鲜”的吐槽,让他完成了从一个产品到一个商业帝国的关键定位。所以说,贾国龙不是闭门造车的“天才”,他更像一个顶级的“倾听者”和“执行者”。 现在,我们再来理解他那句“不上市的自由”,就通透多了。这份自由,核心就是能让他心无旁骛地构建一种外界看来颇具争议的内部文化——一种高压与高激励并存的平衡术。 西贝那饱受争议的“715工作制”,即每周无休连轴转7天,每日需在岗劳作15小时。这般高强度的工作模式,单是听闻,便觉令人窒息不已。 然而,此般情形不过是事物的一个侧面罢了。恰似一枚硬币,展现出的仅是其一角,背后或许还隐匿着别样的景致与真相。 另一面,他颇具魄力,毅然拿出7000万设立“喜悦奖”。不仅如此,他还一诺千金,承诺将超千万年收入的50%慷慨分给团队,尽显大气风范。 这种极端的付出与回报,支撑起了一个拥有两万名员工、每月工资支出高达2亿的庞大组织。 如果西贝上市了,光是向投资者和公众解释这套非传统的管理模式,就足够让他焦头烂额。不上市,他就能守护这份内部逻辑的自洽和强大的执行效率。 从最初靠母亲和姐姐凑的5500元启动资金,到如今以干净卫生、真材实料著称的餐饮巨头,贾国龙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朴素的商业道理:最坚固的护城河,往往是用最惨痛的失败和最真诚的倾听砌成的。 他坚持不上市,本质上,就是为了守护这套经过千锤百炼的、非标准化的进化法则。 信息来源:西贝为什么永不上市?2018-11-23 12:55·中国食品报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小承诺

小承诺

2
2025-09-23 11:23

上市要公布利润率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