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代价太大了!”广东四会,一位珠宝商家在直播间售卖268万的翡翠吊坠,没想到,小助理没看过这么多的0,直接少看了一位,标价26.8万元,被客户下单后,商家才意识到不对劲并拒绝发货,但反手就被客户起诉了 说起来,这位商家杨某和客户周某属于老相识,周某之前在她这里累计买过上百万元的货,算是熟客,这次周某私下委托杨某帮忙找一件高档翡翠吊坠,杨某费了一番功夫找到一件品质不错的,实际价格是268万元。为了直播时制造悬念,她没有提前告诉周某具体价格,只在直播里暗示是“七位数 没想到,直播当天,负责上架商品的小助理可能没仔细核对价格,把268万错标成了26.8万,少看了一个零。周某看到后迅速下单付款,声称自己已经把合同签好,把货转卖了 商家发现不对,先是私下沟通,希望对方谅解,还送了价值两万多的檀香摆件赔礼,对方拒收,坚决要求发货。最后事情闹大,只能上法院 按照合同法的逻辑,商家属于重大误解,确实有撤销权,合同不算数,吊坠也不用发出去 但问题是,买家因为信了商家报的价格,转手去签了合同,结果陷入违约,损失了定金、利息、律师费等,加起来五十多万 法院判决合同撤销没问题,但商家要赔顾客损失。商家算是自己人手出错,最后买了单 说实话,商家觉得委屈,顾客觉得理直气壮,其实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没错。顾客认定你上架的价格就是承诺,商家强调自己压根没想这么卖。问题的根源不在谁心机重,而是数字和操作的严谨性。尤其是高价商品,直播间的流程和复核必须专业化,不然就是拿几百万的货开玩笑 只能说商家因为内部操作失误被判定承担赔偿责任,并不冤枉。哪怕是小助理疏忽,责任仍在商家自身。这也提醒所有做电商的人:价格设置环节一定要多重审核,数字错一位,代价可能巨大
浙江余姚,女子看中一块翡翠,只需26.8万,她转手就卖了100多万,结果她刚收了
【8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