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小常宝”齐淑芳带领30名演员留美不归,背叛祖国抛弃丈夫,并恶狠狠对丈夫说:“在美国刷盘子都比国内赚得多!”那么她在美国真的一帆风顺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8年秋天,上海京剧团结束了在美国的最后一场演出,就在观众散场时,齐淑芳带着三十多位团员,悄悄做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不再回国,这一举动,像一颗重磅炸弹,直接引爆了中美两地的新闻头条,有人说这是艺术的追求,有人则斥责为背弃故土,无论如何,这一夜,齐淑芳和她的同伴们,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 齐淑芳从小生长在一个京剧世家,家里人几乎都和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哥哥曾是上海京剧院的副院长,嫂子是有名的武旦,家里教她翻身、踢腿、吊嗓,她也乐在其中,从四岁起,她的生活就被戏曲填满了,后来,她插班进入上海戏曲学校,那时的她,没有童子功,想追上同龄人,只能靠加倍努力,每当别人休息,她就偷偷溜进练功房,练到筋疲力尽才肯罢休,有一次为了练圆场,摔得膝盖血肉模糊也不叫苦,正是这种劲头,让她在群星璀璨的京剧圈里逐渐崭露头角。 刚进剧团时,她还是个新人,既不被看好,也没多少机会,可她靠着苦练和钻研,逐步赢得了老师和前辈们的认可,十六岁那年,梅兰芳先生亲自到后台看她演出,夸她身段漂亮,这一句赞美,成为她艺术生涯的起点,从那以后,她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重要演出中,逐渐成为剧团的台柱,尤其是在样板戏风靡全国的年代,她在《智取威虎山》中饰演的小常宝,成了观众心中的经典形象,她的唱腔、身段、武打,都让人眼前一亮,凭着这些本事,她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还被派往欧洲、日本等地演出,成为中国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 事业如日中天时,爱情也悄然降临,齐淑芳和乐队成员龚国泰在一次排练中相识,后来步入婚姻,龚国泰为人踏实,婚后承担了大部分家务,让齐淑芳能心无旁骛地搞艺术,虽然两人没有孩子,但彼此一直相互扶持,正当生活步入正轨,命运却突然拐了个弯。 1988年,上海京剧团接到美国巡演的邀请,这次机会极为难得,演出报酬也让人眼红,团里人满怀期待地踏上异国的土地,美国的舞台灯光璀璨,观众席上掌声雷动,一切似乎预示着更广阔的舞台,但是,随着巡演接近尾声,团员们发现,留在美国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现实,外界传说“美国遍地是黄金”,让人心动;再加上美国观众对京剧的新鲜感,演出收入远高于国内,谁都开始认真考虑留下的选择。 齐淑芳作为领头人,在关键时刻带头做出决定,她和团员们一道,正式向美国移民局申请,打算在这片陌生土地上重新开始,消息传回国内,立即引发轩然大波,亲情、事业、名誉,一夜之间全部成为过去,媒体对他们的评价褒贬不一,身边亲友更是难以接受,家里人轮番劝说,剧团、丈夫、父母全都希望她回头,但她选择了坚持。 留在美国的生活,远比想象中艰难,刚开始的热情很快被冷清的票房和沉重的开销浇灭,文化差异让很多美国观众看不懂京剧,剧团收入断崖式下跌,租金、税收、日常花销像大山一样压在每个人身上,团里有人开始打零工,有的去餐馆洗盘子,有的转行做美甲,最艰难的时候,剧团差点流落街头,齐淑芳甚至在法拉盛地下室点着蜡烛排练,和国内时的风光相比,这种生活让人无比落寞。 但齐淑芳没有放弃,她带着剩下的几个团员坚持演出,哪怕观众只有寥寥几人,幸运的是,1990年代中期,华裔钢琴家殷承宗偶然间看了他们的演出,被她的坚持和才华打动,主动帮忙牵线搭桥,剧团终于争取到一笔艺术基金,拿到非营利机构的资质,得以在纽约扎根,百老汇、林肯中心、社区剧院,齐淑芳的团队开始在美国文化圈有了一席之地,特别是加入了东西方表演元素的新编剧目,一度引发热议,既有质疑,也有掌声。 与此同时,齐淑芳在艺术创新上不断尝试,她把芭蕾、体操等元素融入传统京剧,甚至用激光投影替代舞台布景,这些变化在美国观众中很受欢迎,但在国内传统派眼里却成了“背离本源”,对此,她只能用成绩说话,凭借多年的积累,她的剧团获得了纽约州艺术基金会的奖项,也拿到美国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到了2000年代初,剧团终于实现收支平衡,团队成员也从最初的三十多人缩减到七八个核心骨干,她与昔日同伴丁梅魁走到一起,两人成为舞台和生活的搭档。 信息来源:搜狐新闻——32年前,那个家喻户晓的“小常宝”突然留美不归,如今现状如何?;孙焘主编——《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北方网——京剧表演艺术家齐淑芳:我永远是中国人
1988年,“小常宝”齐淑芳带领30名演员留美不归,背叛祖国抛弃丈夫,并恶狠狠对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9-22 22:44: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