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之前不让买H20的时候,英伟达还能靠调整产品线找补,毕竟手里还有其他型号能顶上,虽说利润薄了点,但至少没断了跟国内市场的联系。 可这次不一样,RTX 6000D可不是冷门型号,不少做AI训练、工业设计的企业都指着它干活,尤其是国内那些在AI赛道上冲得猛的巨头,之前都是批量下单,现在突然停购,相当于直接掐断了英伟达这块的现金流。 老黄之前还在公开场合吹过,说自家芯片在全球AI市场的占比有多高,言下之意就是不怕没订单。可现在看看,国内市场一收缩,英伟达的库存压力立马就上来了。 有消息说,他们仓库里堆的RTX 6000D已经开始积灰,原本计划好的产能扩张也只能紧急踩刹车,连带着上游的代工厂都跟着慌,生怕订单被砍。 更让英伟达头疼的是,这波停购不是单一企业的行为,而是好几家科技巨头一起动的手。 有人说是收到了明确的风险提示,也有人说实在扛不住成本波动——毕竟之前为了抢RTX 6000D,不少企业都接受了溢价,现在突然停购,不光是怕政策风险,也是想等局势明朗再做决定。 可不管原因是什么,对英伟达来说,都是实打实的打击,原本指望靠这型号冲一波年度业绩,现在看来大概率要泡汤。 之前反垄断调查刚开始的时候,行业里还猜英伟达会不会降价应对,毕竟手里还有不少存货。 可没等老黄拿出应对方案,停购的消息就来了,这下降价都不一定有人买——国内企业现在都在观望,谁也不想顶着风险下单,万一后续还有新政策,买了也是砸手里。 而且更尴尬的是,英伟达现在想找替代市场都难。欧美市场虽然对芯片需求也大,但那边反垄断调查也没停,加上本土企业竞争,英伟达想靠那边补国内的缺口基本不现实。至于其他地区,要么需求有限,要么支付能力跟不上,根本撑不起RTX 6000D的销量。 老黄之前在行业大会上还意气风发,说要打造全栈式AI解决方案,让英伟达从芯片供应商变成生态主导者。 可现在连核心芯片的销售都出了问题,后续的生态建设更无从谈起。要知道,国内企业可是英伟达生态里的重要一环,不少AI应用都是基于英伟达芯片开发的,现在停购潮一来,这些企业很可能会转向其他品牌的芯片,比如AMD或者国内自主研发的型号,一旦用户习惯改过来,英伟达再想抢回市场就难了。 还有更现实的问题,英伟达的研发投入一直很高,尤其是新一代芯片的研发,每年都要砸几十亿美元。 之前靠高销量能摊薄成本,现在销量下滑,研发成本分摊到每颗芯片上就会增加,要么涨价,要么压缩利润,不管选哪条路,对英伟达都不利。涨价的话,会进一步失去市场竞争力;压缩利润,又会影响后续研发投入,陷入恶性循环。 之前有分析师预测,英伟达今年在国内市场的营收能占全球的三成左右,现在这波停购下来,这个数字肯定要打折扣。 而且不光是RTX 6000D,其他型号的芯片也可能受到波及,毕竟国内企业现在对政策风险的敏感度越来越高,谁敢保证下一个被限制的不是其他型号? 老黄现在估计也在办公室挠头,一边要应对反垄断调查,一边要解决停购带来的销量问题,两边夹击下,想稳住局面太难了。 之前英伟达还想通过授权技术给国内企业来维持合作,可现在连成品芯片都卖不出去,授权合作也成了空中楼阁。 更关键的是,国内自主芯片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虽然在高端领域还比不上英伟达,但中低端市场已经能满足不少企业的需求。 这次停购潮,反而给了国内芯片企业机会,不少科技巨头已经开始加大对自主芯片的采购,一旦这些芯片在实际应用中表现稳定,英伟达再想夺回市场份额,难度只会更大。 英伟达这几年靠着AI热潮赚得盆满钵满,老黄也成了科技圈的“财神爷”,可谁能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局势就急转直下。 从反垄断调查到停购潮,一波接一波的打击,把英伟达的光环打得粉碎。 现在看来,老黄想靠之前的优势稳住局面已经不现实,必须拿出真正的应对方案,不然别说增长了,能不能保住现有市场都成问题。 毕竟市场不等人,尤其是科技行业,变化快得让人措手不及。英伟达要是再找不到破局的办法,这波“失控”可能就不是暂时的,而是彻底失去在国内市场的话语权,到时候老黄就算想挽回,恐怕也回天乏术了。
美国同意英伟达的芯片只要回到国内建厂,就能卖给中国。一出政策,中国立马反击:只要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