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反转来了!在前段时间,日本曾公然要求中方取消“731”电影的上映,而在近期

三色堇芳草湾 2025-09-22 10:37:09

日本的反转来了!在前段时间,日本曾公然要求中方取消“731”电影的上映,而在近期,日本的民众组织游行反对美日侵略中国,并要求“731”影片在日本上映。 说实话,这件事并非是日本政府进行反省了,而是纸包不住火了,很多人对日本这个国家的人民都保持着足够的“仇视”,但实际上哪个地方都有愿意正视历史的人,日本也不例外。 就像当初在九三大阅兵上,冒着被日本政府批判风险以及自己儿子失去选票,而毅然决然要参加的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他曾跪在南京纪念馆,向革命先烈忏悔。 消息传回国内,热搜标题一水儿“日本民众求上映731”,点进去全是“早干嘛去了”“演戏给谁看”。我刷着评论,忽然想起在京都打工那年的房东佐藤,老爷子每晚喝两盅,就把电视调到NHK纪录频道,看到“满洲”俩字就叹气。有次我递过去一瓶老白干,他抿一口,拿袖口擦眼睛:“我哥当年被征去平房,回来就疯了,整天念叨‘马路大’,我妈拿针扎他都不吭声。”那天我才知道,原来疯掉的不止被实验的中国人,还有下刀的日本兵,只是没人给他们拍纪录片。 游行照片里,打头的是个穿高中校服的姑娘,牌子用中日双语写着“请把恐怖还给历史”。有人嘲讽她二次元看多了,可我知道她——去年在东京电影节,她举着同一块牌,被右翼卡车围着骂“卖国奴”,喇叭震得她刘海乱飞,她愣是没退一步。散场后我请她吃拉面,她吸溜着面条说:“我不是帮中国,是救我自己,不把脏东西拖出来,它就会在我下一代身体里发芽。”这话我记到现在,比任何外交辞令都震耳朵。 鸠山那一下跪,国内媒体刷爆“知错能改”,可很少有人提他回国后被骂成什么样——事务所门口天天摆花圈,网上众筹让他“滚出日本”,连他孙子在学校都被踢足球。政客们口头客气,转身就删合影,仿佛他是突然闯入镜头的路人甲。我无意给他发好人卡,只想说:良知在日本是奢侈品,有人愿意为它刷爆信用卡,代价是后半生被追债。相比之下,某些天天把“道歉”挂嘴边的官员,转身就去靖国神社打卡,那才叫精准公关。 再说回电影本身。国内还没龙标的时候,日本那边就有地下放映会,场地是东京一家倒闭的弹子房,椅子缺腿,屏幕破角,票却是秒光。映后交流,一个穿工装的大叔举手:“我爸在731当炊事兵,他说自己没动手,可我知道他每晚做噩梦掐自己脖子,我想看看他到底参与了什么。”说完蹲在地上哭,像把积了八十年的脓疮一把撕开。那一刻我明白,历史不是中日两国乒乓球,推来推去就完事,它是活的,会爬进你的被窝,半夜掐你脖子。 有人担心片子在日本上映会遭右翼纵火,我说烧就烧吧,胶片烧起来的烟,也是证据。怕的是没人敢点火,连争议都懒得给,让它无声息地淹没在动漫、偶像、奥运的浪花里。民意这玩意儿,你不去占领,就有人去撒野。现在日本年轻人连“南京”都以为是地名品牌,再不给点猛料,过几年他们能把“731”当成新开的居酒屋号码。 说来说去,道歉、下跪、上映,都只是撬开第一道缝,真正的风要吹到每个人家里。你得让弹子房观众、校服姑娘、疯掉的炊事兵儿子,都能在安全距离外,看清自己祖辈那只可能沾了血的手。看清了,才有选择:继续洗,或者从此不碰脏东西。怕的是盖子捂得死死的,一代代传下去,血痂被说成胎记,最后连自己都信“我们可是受害者”。 写到这儿,手机蹦出推送:日本文部省又改教科书,把“强征慰安妇”改成“被动员”。我骂了句脏话,转头看见桌上那张游行照片,姑娘的纸牌被雨水打湿,字迹晕开,像一张哭花的脸。我把图片设成群头像,发了条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哭吧,眼泪也是汽油,把纸糊的历史烧个洞,才有可能漏进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47
三色堇芳草湾

三色堇芳草湾

三色堇芳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