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哈马斯据点后,国内最新民调出炉:75%的以色列人支持这次跨境打击。其中49%力挺行动本身及时机选择,另有26%虽支持行动却质疑时机——这种微妙差异背后,藏着以色列社会的深层撕裂。 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点:一边是八成民众要求停火换人质,一边是七成五支持越境打击——以色列人既渴望安全又渴望复仇,这种矛盾心理正把内塔尼亚胡政府推向更冒险的军事边缘。 2024年深圳某科技公司做用户调研时也发现类似现象:60%用户抱怨广告推送太频繁,但关闭个性化推荐后营收反而跌35%——人性本就存在行为悖论,以色列民调正是这种悖论的鲜活样本。 您是否想过,为什么质疑时机的那26%反而更危险? 这批人多为军属和安全专家,他们担心打草惊蛇——卡塔尔驻有美军乌代德基地,一旦误伤美军或引发外交地震。但更深层焦虑在于:袭击可能逼哈马斯撕票,剩余人质生存预后急剧恶化。 支持派则带着“复仇快感”。2023年10月哈马斯突袭造成1200人死亡,以色列人集体创伤未愈。民调显示83%犹太人认为“必须全球追杀哈马斯”,这种创伤后应激驱动让跨境打击获得道德豁免权。 老广常说“食得咸鱼抵得渴”,以色列政府正用军事冒险来转移国内矛盾。内塔尼亚胡支持率已跌至32%,但强硬派基本盘仍占45%——跨境打击成了他的政治肾上腺素。 国际博弈层面更微妙。以色列赌美国不会翻脸——特朗普嘴上说“遗憾”,却默许以军使用驻卡塔尔美军基地的导航数据。这种战略纵容让以色列敢踩红线。 但民调没反映的风险正在累积:阿拉伯国家联合防空系统加速推进,卡塔尔暂停对以天然气供应,欧盟考虑冻结武器出口——以色列民众为短期复仇快感,可能付出长期地缘孤立代价。 说到底,民调只是情绪切片,真正的病理改变发生在战场之外:拜登政府中东支持率跌至18%,沙特暂停关系正常化谈判,土耳其重启地中海东岸钻井——这些连锁反应才真正定义中东未来格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中东狠人以色列 以色列边境局势 欧洲以色列 以军加沙行动 轰炸后的以色列 胡塞再袭以色列 伊朗袭以色列
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哈马斯据点后,国内最新民调出炉:75%的以色列人支持这次跨境打击
南风轻抚
2025-09-21 23:38:26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