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难以置信的女政客,刚上任就逼中国复交,中方以后要小心应对 立陶宛新任总理鲁吉涅内高调宣布要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回应立她提出恢复两国关系的提议,这一举动顿时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位立陶宛女政客的举动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立陶宛那位新上任的女总理英加・鲁吉涅内,刚坐上总理宝座没两天,就急不可耐地向中国喊话,要求中国“率先行动”来恢复两国关系。这话听起来像是请求,但更像是居高临下的施压。 立陶宛这个人口不到300万的小国,之所以有底气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指手画脚,背后少不了某些势力的撑腰。 回想2021年,立陶宛不顾中方反复交涉和警告,执意允许台湾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这直接触碰了中国的外交红线。 中方随后采取了一系列正当反制措施,将两国外交关系降至代办级,并暂停了多项经贸合作。立陶宛的对华出口额随即从2021年的1.3亿欧元暴跌至2024年的区区0.12亿欧元,跌幅超过90%。 曾经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立陶宛激光设备、乳制品等商品,几乎失去了所有份额,不少工厂被迫关闭生产线,大量工人失业。这些实实在在的损失,立陶宛政府难道看不见吗? 鲁吉涅内总理的这种矛盾姿态,表面上看是释放所谓“善意”,比如悄悄删除了外交文件中“中国是安全威胁”的表述,但细究起来更像是一场外交碰瓷。 她领导的新政府不仅不反思纠正错误,反而试图把恢复关系的责任推给中方,甚至摆出一副“中国必须先让步”的架势。这种逻辑简直荒谬至极! 要知道,最后一名中国外交官早在2025年5月就因为立陶宛的刁难而被迫离境了,现在立陶宛人想办中国签证,还得折腾到邻国拉脱维亚,往返至少三天。 自己先切断了沟通渠道,现在又反过来要求对方主动示好,这不是缘木求鱼吗? 立陶宛在台湾问题上的投机行径,本质上是一场政治豪赌。 他们当初盘算着既能讨好美国,又能从台湾那里获取一些经济实惠,比如台湾当局承诺的1400万欧元半导体合作资金。 但结果呢?这点甜头带来的损失远超想象。美国承诺的6亿美元信贷援助大部分没了下文,实际到账的连零头都不到;台湾许诺的投资也多是空头支票。 这种“捡了芝麻丢西瓜”的短视行为,最终苦果还是由立陶宛自己的企业和民众吞下。 中方始终秉持清晰且坚定的立场: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也是中外建交的政治基础,不容任何触碰。 中国外交部多次明确表示,要恢复关系可以,但立陶宛必须先彻底纠正错误,撤销那个不合规的台湾代表处。 这不是“强人所难”,而是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正当要求。 特别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并没有因为立陶宛的挑衅而停止发展的脚步。 相反,我们积极深化与其他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比如波兰和匈牙利就抓住了机遇,对华出口大幅增长。 中欧班列改道而行,依旧繁忙;中国的市场依旧开放,但立陶宛已经自己选择了远离。 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中国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广阔的朋友圈,不会因为个别国家的短视行为而受到影响。 立陶宛的这出外交闹剧,给世界上了生动的一课:国家不论大小,外交政策都必须建立在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基础上。 试图通过挑衅大国来换取关注和短期利益,最终只会自食苦果,让自己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 中国人向来讲究礼尚往来,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我们期待立陶宛政府能早日认清现实,以真诚的态度改正错误,让两国关系重回正轨。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对于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政客,中方必须眼明心细,既不吃亏,也不留情。 世界的舞台很大,中国的朋友很多,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只有一个,这一点永远不会动摇。 参考资料:立陶宛“准总理”称将寻求恢复对华全面外交关系,引发岛内关注——环球网
让人难以置信的女政客,刚上任就逼中国复交,中方以后要小心应对 立陶宛新任总理
周律鸣法
2025-09-21 10:46:33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