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周一表示,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就买吧,美国不会加征关税了,因为这个是属于他们的“国内事务”。但是,欧洲也应该和美国一样,给印度增加关税,因为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 贝森特在马德里中美经贸会谈后的这番表态,真是把美式霸权的双标暴露得淋漓尽致,这可不是买俄罗斯石油本身有问题,只是因为买家不同罢了。 更讽刺的是,就在贝森特说这番话的半个月前,联合国大会刚通过决议,设立 "反对单边强制措施国际日",明确反对把经济制裁,作为政治胁迫的工具,这简直是当众给了美国一记耳光。 咱先看看美国对印度是怎么下手的,就在 8 月 27 日,美国刚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了 50% 的关税,理由就是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 印度媒体都把这称为 "战略冲击",因为这影响到印度对美出口的 66%,从纺织品到珠宝首饰都跑不了。 被逼到墙角的印度,只好加快与欧盟的自贸谈判,计划年底前举行 10 场密集会谈,但欧盟的碳边境税,又卡住了印度钢铁出口的脖子,这正是美国想要的 "连环套" 效果。 专家估计,这可能让印度本财年的 GDP 增长率,跌到 6% 以下,创下疫情以来的新低。 可印度除了嘴上喊喊 "绝不妥协",连像样的反制措施都拿不出来,因为印度的经济命脉捏在美国手里。 就说印度的 IT 外包业,鼎盛时期美国 GDP 每增长 1%,印度 IT 出口就增长 4.1%,有些印度公司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高达 82%,这种情况下,印度哪敢真跟美国硬碰硬? 但咱中国就不一样了,去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1.08 亿吨,占原油进口总量的 19.6%,比从沙特进口的还多,更关键的是,这些贸易中 60% 以上都用人民币结算,彻底绕开了美元。 美国不是没试过施压,可中俄早就建好了 "双保险"—— 中俄原油管道漠河至大庆段,年输油量 3000 万吨,正在扩建的二线工程预计 2026 年投产,届时年输油量将增至 5000 万吨,加上规划中的西线管道,未来总运力将突破 8000 万吨。 美国之所以对中印区别对待,说白了就是实力差距决定的,就拿特斯拉来说,他们 2025 年在华营收占比达 32%,比美国本土市场还高。 更要命的是,美国芯片巨头 AMD 和英伟达已经明确预警,由于对华出口限制,前者今年将损失 15 亿美元,后者更是要损失 55 亿美元营收。 黄仁勋甚至都表露出了焦虑,认为错过中国 500 亿美元的 AI 芯片市场,将会是巨大的损失,要是真对中国下狠手,美国企业首先就得大出血,他们谁都不想放弃如此庞大的海外市场。 反观美国对俄罗斯的贸易额才 83 亿美元,而中俄贸易额已经达到 2401 亿美元,这种经济实力的对比,让美国不得不掂量掂量。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这套说辞暗藏的虚伪性,贝森特说中国买俄油是 "国内事务",可《联合国宪章》明明规定, "本组织系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各国的内政都不该干涉。 但美国自己做的却是另一套,就拿对古巴的封锁来说,联合国大会已经连续 32 次,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美国终止封锁,最近一次更是 187 票赞成、只有美国和以色列投反对票。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说得透彻:少数西方国家把单边制措施当成武器,这是彻头彻尾的霸权主义,这种自己打自己脸的操作,也就是美国能干得出来。 其实贝森特这番表态,暴露的正是美国的战略困境,一方面,美国想通过制裁俄罗斯能源来打击俄罗斯经济,可全球能源市场离不了俄罗斯。 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出口,占全球市场 15% 的份额,中国、印度这些大国都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 但美国又没能力同时拿捏所有国家,只能挑软柿子捏,对中国这样有完整工业体系、有庞大市场、有货币自主权的国家,美国实在没底气动真格的。 就连欧盟内部,对美国的指令也开始阳奉阴违,在对印度加税问题上迟迟没有实质性动作,反而忙着和印度谈自贸协定对冲风险。 现在国际社会看美国的眼神已经变了,联合国设立 "反对单边强制措施国际日" 就是证明,美国的单边制裁越来越不得人心。 美国自己也清楚,真要是对中国搞全面制裁,中国的反制会让美国损失惨重。 且不说中俄贸易用人民币结算,已经动摇了美元霸权,单是中国在稀土、制造业等领域的优势,就够美国喝一壶的。 如此看来,贝森特的话就是霸权国家的实用主义算计:打得过的就往死里打,打不过的就暂时认怂,但这种双标恰恰说明,美国的霸权已经到了力不从心的地步。 中国坚持按照国际法和市场规则跟俄罗斯进行正常贸易,既不违反任何国际义务,也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美国想拦也拦不住,这才是最让他们窝火的地方。 信源:欧联网 贝森特:如果欧洲不率先行动 美方不会对华加征俄油关税
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周一表示,
柳淮蕊
2025-09-21 00:47:56
0
阅读: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