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的逻辑是,只要动武,中国会瞬间被全面制裁,全球供应链马上断裂,中国的金融体系根本支撑不住。 但只要拿出现实数据,这样的推演就显得单薄,当今世界离不开中国制造,这是写在每个跨国公司账本里的事实。 欧洲的空客在天津有完整的生产线,美国苹果的供应商相当大一部分在中国,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收获巨大利益。 真要搞极限制裁,先疼的不是中国,而是制裁国自己的老百姓,通货膨胀、物价暴涨、供应链混乱,都会反噬回去。 在此之外,按照他们的说法,如果台海不稳,外资会成片退出中国市场,金融危机便难以避免。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特斯拉不断扩建上海超级工厂,德国巴斯夫在湛江的大投入项目也在持续推进,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大手笔。 跨国公司之所以继续投资,是因为中国市场大、产业完整、消费群体稳定,这些优势是难以放弃的。 即便局势受到干扰,资本未必愿意撤离,因为撤掉是立刻失去市场,留下还有巨大的收益。 除了资金问题,德媒还在强调航运风险,他们认为,如果台海和南海一旦出事,整个区域的海上交通都会陷入瘫痪,全球贸易遭遇冲击,欧洲货架都要空一大片。 的确,台海是重要的运输通道,一旦发生战争肯定会有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停摆,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港口群和庞大的远洋船队,可以通过调度和绕行方式降低冲击,关键航道完全不会轻易被切断。 德媒所谓的“中国顾虑重重”,背后的假设就是中国军事能力不足以掩盖这些代价,可现实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解放军的实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从福建舰这样的新型航母,到歼-20隐身战斗机,再到精度极高的东风导弹,中国已经具备足以压制台湾的能力。 最终问题还是回到台湾本身,外媒在算经济账、资本账,但对中国来说,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主权问题,是民族统一问题,这件事不可能只通过简单的收益和代价计算来决定走向。
犹太人和中国人,到底谁更擅长玩金融?其实,我们对金融的理解从开始就站在国家治理高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