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了良心了!9月18日上海,一老人在景区门口摆摊卖“假水”,用废弃空瓶灌满自来水

轩叔观察 2025-09-20 17:24:00

坏了良心了!9月18日上海,一老人在景区门口摆摊卖“假水”,用废弃空瓶灌满自来水,再卖给顾客,有顾客发现不对时,想要找她要说法,可老人却死活都不承认,坚称这就是全新的!网友:0成本创业?[无辜笑] 景区保安透露,此前甚至有人用河水冒充饮用水向游客售卖,现在“升级”为使用自来水,但欺骗性质并未改变。 老人的操作流程相对简单,她收集各种废弃的塑料瓶,清洗后重新灌满自来水,然后在景区外向过往游客兜售,不少游客出于同情心理,会选择购买这些“瓶装水”。 问题很快被敏锐的消费者发现,一名游客购买后立即察觉异常,瓶盖异常松动,轻轻一拧就能打开,完全不像未开封的正品包装,当这名游客返回质疑时,老人坚决否认重新灌装的事实,声称售卖的都是“全新”瓶装水。 执法部门在处理此事时遇到现实困难,考虑到摊主年事已高,多次劝阻无效后,老人情绪激动,现场难以采取强制措施,目前相关部门已联系其家属和村委会,希望通过家庭沟通解决问题。 景区方面也采取了应对措施,安排工作人员在现场对前来购水的游客进行提醒,尽量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 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卫生安全隐患,回收的塑料瓶来源复杂多样,原使用者的健康状况无从得知,即使进行简单清洗,瓶口处仍可能残留各种细菌或病毒,难以达到彻底消毒的效果。 自来水虽然经过基本的消毒处理,但未经规范的包装流程直接装瓶,在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仍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特别是在景区这种人流密集的环境中,食品安全问题更需要格外重视。 事件曝光后网络上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部分网友对这种行为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对消费者的欺骗,也有声音戏称这是“零成本创业”,反映出社会对此类现象的复杂态度。 目前景区已经调整管理策略,采取家庭、社区、执法部门三方联动的方式进行干预,同时加强对消费者的提醒和教育,从需求端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类似的假冒商品问题在各地景区都有出现,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只有通过综合治理、多方配合,才能营造更加安全、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 网友们议论纷纷: “这算哪门子创业?这叫缺德!自来水装进捡来的瓶子也敢卖,良心不会痛吗?” “景区门口这种小摊真的得多留个心眼,看着可怜买水,结果被骗,难受的是自己。” “老人家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面折腾,是不是子女不管?但不管怎样,骗人总是不对的。” “执法也难,管狠了说你欺负老人,不管吧她又继续坑人。能不能联系家属带回去好好沟通?” “自来水和河水有区别?不都是没经过杀菌不能直接喝的吗?这升级了个寂寞。” “我就想问,这水喝了会不会拉肚子?瓶子万一之前是病人用过的,想想都膈应!” 如果你在景区遇到这样的老人摆摊卖水,你会选择买吗?有什么办法既能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又避免上当受骗? 官方信源:极目新闻

0 阅读:0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