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河南开封,一男子月薪5000,偶然间查询个人所得税时发现,自己工资卡

粉墨叔叔 2025-09-20 15:32:26

9月17日,河南开封,一男子月薪5000,偶然间查询个人所得税时发现,自己工资卡每月居然收到2份工资,除了自己应得的工资以外,还有一家建筑公司每月给自己4000多元,可自己从未见过这笔钱。男子以为自己的个人信息遭人滥用,可建筑公司的回应令人感到奇怪。 9 月 17 号这天,河南开封的李先生刚忙完餐饮店里的午市,跟同事在休息区聊天时,听人说起个税 APP 能查收入还能办退税,他想着自己每月工资刚过 5000,说不定也能退点钱,就趁着空闲下载了 APP,登录进去查收入明细。 这一查李先生直接愣在原地。屏幕上的收入记录里,除了自己上班的餐饮公司每月按时打过来的 5000 多工资,下面还多了一行陌生条目,发放单位是一家他从没听过的建筑公司,每月固定 4300 块,备注写着 “工资薪金”,状态显示 “已到账”。 “这啥时候多出来的工资?” 李先生赶紧掏出手机翻工资卡流水,从去年 9 月到今年 9 月,整整一年每一笔进账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全是餐饮公司发的工资,压根没有这笔 4300 的钱。 他又反复核对 APP 里的记录,建筑公司的这笔 “工资” 每月都有,一分不差,可自己的银行卡里,连这笔钱的影子都没见过。 李先生心里一下慌了神。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这些私密信息怎么会跑到陌生建筑公司手里?他们用自己的信息发 “工资”,到底想干嘛?万一他们拿着这些信息去办贷款、开信用卡,将来自己平白无故背上债找谁说理去? 更让他心疼的是个税,他粗粗算了笔账自己原本月薪 5000 多,个税缴得不多,可加上这笔虚的 4300,每月申报收入就涨到了 9500 多,税率直接跳了一级,一年下来光多交的税就快 3000 块,这可是他大半个月的辛苦钱,就这么给白交了。 越想越不安李先生赶紧照着个税 APP 上显示的联系方式,给那家建筑公司打了电话,接电话的是个姓王的经理,一开始听李先生问起这笔 4300 的工资,王经理说:“是你姐姐在我们这儿打零工,用你的账户发的工资。” 李先生纳闷了,他姐姐前阵子确实去工地帮过十几天忙,可也就十几天怎么会每月都有 4300 的工资,还连续发了一整年?他跟王经理说:“我姐就去了十几天,哪来的全年工资啊?” 这话一问王经理的说法立马变了,先是支支吾吾说 “可能是系统没更新”,过了会儿又改口 “之前的记录自动延续了”,一会儿一个说法没一句准话。 李先生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王经理就开始含糊其辞,要么说 “我再问问财务”,要么说 “可能是登记错了”,从头到尾没给个正经解释,那闪烁其词的样子,反倒让李先生更起疑心。 后来李先生才知道,这种 “幽灵工资” 根本不是偶然,就像 2024 年西安有个大学生,莫名其妙 “被入职” 了三家公司,还收到了催税通知,这些公司说白了,就是想通过虚报工资来夸大成本,好少交自己的税,把风险和损失转嫁给普通人。 李先生没敢耽误,听人说个税 APP 能申诉,他赶紧在 “任职受雇信息” 里找到那家建筑公司,点了 “申诉”,选了 “从未任职”,还附上了自己工资卡的流水截图,证明没收到过这笔钱,之后他又去派出所报了案,留了份笔录就怕后续出更多麻烦。 没想到税务部门的效率挺高,接到申诉后很快就去核实,没几天就有了结果,责令那家建筑公司 3 天内删除李先生的虚假工资记录,把欠缴的税款补上,同时启动了给李先生的退税流程。 三天后李先生再打开个税 APP,那笔烦人的 “幽灵工资” 真的消失了,没过一周多交的近 3000 块税也退到了他的账户里。 这事过后李先生养成了每月查个税 APP 的习惯,他总跟身边人说,现在数字时代,个人信息太容易被滥用了,咱普通人的工资、信用都是实实在在的,可不能让别人拿去当 “幌子”。 毕竟那虚头巴脑的 “纸上工资” 看着是钱实则全是坑,一不小心就得多花钱、担风险,还得费心费力去维权,实在不值当。 (信息来源:新京报——“男子查个税意外发现两份工资”,或涉及个人身份信息被冒用)

0 阅读:0
粉墨叔叔

粉墨叔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