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肿瘤医院一名医生被揭露,竟然在过去14年里,偷偷为支付不起医疗费用的病人垫付钱款,并谎称是慈善捐款,直到医院在2019年进行账目检查时,才揭开了这个秘密,此人正是南京肿瘤医院的席玮医生。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你敢想象吗?在南京肿瘤医院里,一位医生竟然撒了十四年的谎。 听上去似乎很不可思议,医生最需要的就是信任,怎么会和“说谎”挂上钩? 可等真相揭开,人们却忍不住动容——这是一种别样的善意,是他悄悄为那些交不起医药费的病人埋下的温暖伏笔。 2019年的一个冬天,医院财务科在做日常账目检查,那天工作人员盯着屏幕一行行核对数据,本以为只是例行公事,可眼睛突然停在了几笔转账上。 钱不算多,有一千多、两千多,有时甚至五千整,但出现得太频繁了,更奇怪的是,这些钱并不是患者家属打来的,而是一个固定账户源源不断汇进来。 追查下去,名字赫然出现:席玮,医院介入科的副主任医师。 一时之间,财务人员心头一紧,医生怎么会往病人的账户里打钱?莫不是账目弄错了? 直到事情上报,谜底才被揭开,原来这并不是误操作,而是这位医生默默坚持了十四年的“秘密行动”。 事情最开始发生在2005年,那时的席玮刚刚担任治疗组的负责人,遇到一位农村来的患者,病情紧急,可对方却因手头拮据几乎束手无策。 年轻医生看着对方那双写满焦虑的眼睛,心里一阵发酸,他没有多说,只是回家后取出自己的积蓄,打进了患者的住院账户,为免对方有心理负担,他备注了“慈善捐助”几个字。 这一次,像是打开了某个开关,从那以后,每当遇到因贫困被困在走廊上的病人,他就会悄悄转账,金额不多不少,刚好够缓解燃眉之急。 有人可能以为这种热心举动也就一两次,可他一坚持就是十四年,账户里跳动的数字,就像一颗颗小石子,默默铺出一条“生命通道”。 其实席玮的生活并不宽裕,他和妻子、孩子住在老旧小区,屋顶裂缝用胶布勉强粘着,他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偶尔被同事看到在楼梯口草草啃冷馒头。 即便如此,他依旧每年划出一部分工资支援那些最困难的病人。 甚至有一年春节前,本该买年货的钱,他却转给了一位孤寡老人,只为让老人能够继续治疗,那年他没能回家吃团圆饭,却在病房里陪着病人守夜。 这份善意,其实是家庭的延续,他的父母也是医生,小时候经常把家里的米面油分给邻居。 年少的他并不理解,为何要把自家积蓄拿去帮别人,直到自己成为医生,看着病人绝望的神情,他才真正明白,父母的举动是一种刻进骨子里的责任。 后来妻子得知他一直在偷偷资助患者,不仅没有阻止,还常常和他一起规划每个月能拿出多少作为“救助基金”,一家人虽然过得紧巴,但却甘之如饴。 这些年席玮帮助过的患者数不清,他从不张扬,更不愿让受助者心怀负担,毕竟,如果病人知道钱是医生自己出的,或许会因此感到自责,甚至影响治疗情绪。 他不愿看到这样的情况,于是谎称那是“慈善机构”的资助,谎言背后不是欺骗,而是一种体贴入微的善良。 等到2019年秘密被揭开,医院上下都震动了,原来在白大褂的口袋里,除了听诊器,还有一张陪伴十四年的银行卡,上面承载着一次次悄然的转账。 消息传开后,许多同事忍不住落泪,有患者家属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医院随后设立了专项救助基金,号召更多医护人员参与。 第一月就筹到二十多万元,越来越多的汇款单上写着“慈善捐款”,仿佛有人接过了他传递出的接力棒。 面对外界的赞誉,他却依旧淡然,只说自己不过做了点小事,在他眼里,救人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份天经地义的责任。 这个故事没有戏剧性的高潮,只有平凡医生的日复一日,但正是这种坚持,把谎言变成了温暖,把小小的善意汇聚成力量。 十四年如一日的席玮,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世间最动人的力量,往往来自那些悄无声息的善举。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在评论区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吧。
南京肿瘤医院一名医生被揭露,竟然在过去14年里,偷偷为支付不起医疗费用的病人垫付
叁号知识局
2025-09-19 15:07: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