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尔扬眉吐气,对手将彻夜难眠了!德国北威州地方选举结果已经出来了,这一次的结果不仅仅是震惊了北威州,甚至是震惊了全国。因为在这一次的选举当中,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居然得以反超。 北威州这个德国人口最多的工业大州,9月14日刚办完地方选举,结果一出来,整个政界都炸锅了。选择党,也就是AfD,从上次的5%左右直接窜到16.5%,几乎翻了三倍,直接挤到第三位,超过绿党。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在这样一个传统上主流政党把持的地方,选择党的表现等于给了所有老牌党一记重拳。 基民盟CDU还是老大,得票率大概34%,但比上次掉了一点,社民党SPD拿了22.5%,小有进步,可整体格局变了味儿。绿党呢,从之前的17.9%滑到13.5%左右,直接出局前三,这在北威州历史上头一遭。选举数据来自官方统计,选民总数上千万,投票率也还行,但明显很多人把票投给了对移民和经济不满的选项。 说起这个结果,为什么这么意外?北威州是德国的工业心脏,鲁尔区那些老工厂、煤矿啥的,失业问题一直压着大家。经济不景气,通胀高,能源价格涨,移民话题又热得发烫。选择党正好抓住了这些痛点,他们的宣传直指政府移民政策松散,导致本地工作机会少,社会福利负担重。 选民中不少是蓝领工人、中小企业主,这些人觉得主流政党光说不练,选择党至少敢说实话,虽然他们的极端立场让很多人皱眉。AfD在东部州本来就强,这次西进北威州,等于打开了新战场。数据显示,选择党在一些工业城镇得分特别高,比如杜伊斯堡、埃森周边,那些移民多的地方,反移民情绪就更明显。相比之下,绿党推环保和气候议题,在经济压力大的时候,选民觉得太虚了,不接地气,所以支持率直线下滑。 魏德尔作为选择党的联合主席,这次肯定乐坏了。她1979年生在北威州一个小镇,早年学经济学,在拜罗伊特大学和雷根斯堡大学拿了学位,还读了博士。毕业后她在咨询公司和高盛银行干过,专攻风险管理和新兴市场分析,后来在瑞士苏黎世定居,现在在那边带两个孩子,和她的斯里兰卡裔伴侣一起生活。她会说中文,还去过上海出差考察供应链。 2013年加入AfD,从基层干起,2017年当上议员,同年升联合主席。她的经济学背景让AfD的宣传更有数据味儿,总爱用失业率、通胀数字攻击政府。虽说她个人生活和AfD的反移民、反欧盟立场有点矛盾,但这没挡住她在党内的上升。2025年联邦选举,她甚至成了总理候选人,这次北威州结果一出,她在党部肯定忙着开会,规划下一步怎么全国铺开。AfD从边缘党变成第三大势力,魏德尔功劳不小,她推动党内专业化,吸引了更多中产选民。 对手那边,基民盟的州长亨德里克·伍斯特估计睡不着觉。他是CDU的领头人,上次选举时还放话要让北威州安稳,这次自己先稳不住。伍斯特2017年起当州长,靠和绿党、自由党的联盟执政,重点抓经济转型和基础设施。但这次CDU得票下滑4个百分点左右,差距被AfD追到17.5%,这信号太危险了。 伍斯特公开说这是警钟,得加强移民控制和就业政策,不然下次州议会选举2026年更麻烦。全国层面,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的CDU也头疼,北威州是他们的票仓,这次AfD的势头等于在自家地盘抢饭碗。梅尔茨上台后推紧缩财政和欧盟改革,但选民觉得移民问题没解决,经济恢复慢。社民党小涨,但奥拉夫·朔尔茨的联邦政府影响力有限,他们得想想怎么拉回中间选民。 这个选举暴露了德国政局的深层裂痕。AfD的崛起不是一天的事儿,从2015年难民危机开始,他们就靠反移民口号吸粉。东部州如萨克森、图林根,AfD早就是老二,这次北威州证明他们能渗透西部工业区。原因简单,选民对柏林的宏大叙事腻了,想听本地事儿。 失业率在鲁尔区徘徊8%以上,移民家庭多,福利系统压力大,选择党说“德国人优先”,很多人点头。绿党惨败也正常,他们的生态议题在能源危机时显得奢侈,选民更关心饭碗。联邦层面,2025年2月大选刚过,梅尔茨的CDU-SPD-FDP联盟勉强执政,但AfD在国会是最大反对党,16%的全国支持率让他们有底气阻挠法案。
俄罗斯,刚刚给欧盟,划下了一条“同归于尽”的红线!必须看清,欧盟主席冯德莱恩
【77评论】【6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