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放话筒,小崔稿上线”又来啦~
今天是在荣威M7上市发布会后的群访,被访领导为:俞经民~钱漾~
1.关于爆款方法论,在荣威M7上有没有新的改变?
俞:首先是车的颜值是1,其他是后面的。今天卡班的状态很好,把好的内容在台上讲了出来。我们车的大美好,通过朱广权和卡班在台上的介绍表达了出来。把产品-营-销这个三角串起来,才能是成功爆款的方法论。
2.荣威敢于承诺五大件终身质保+很到位的价格,这样的底气从哪里来?
钱:五大件终身质保来自客户需求,在于技术的突破。因为传统汽车很多技术都面临专利墙,上汽的研发突破了这堵墙。
俞:我是财大学市场营销,上海话说财大出来造汽车-财大气粗。确实,我看到我们技术的那个视频也很感动,我们技术工程师的眼中都有光。
3.后续关于荣威新能源产品有什么计划,什么节奏?
钱:首先,不仅是新能源。各种动力都有市场,场景足够大、用户足够多,所以荣威后续在燃油、纯电、混动、增程,以及轿车、SUV都会有新车准备。每个季度都有新车出现。而且荣威在前3个月签了150个新经销商,渠道也会有很大的改变。我们的改变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服务的标准和体验。
4.我们这套mCDC这套系统成本大概是多少?
钱:汽车的每一个部分都是规模效应,只要需求带起来了,那么这项技术就会快速发展。
5.和豆包的合作是谁先主动?有什么价值?
俞:和豆包的合作一直在进行,是豆包找的荣威MG。今天的豆包是拟人的沟通,今后将事主动的与人互动,这就是AI推理大模型上车后即将发生的事,车上AI会越来越懂你。
钱:后续我们会推出一个令人非常兴奋的产品,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再到一人千面,AI带来的想象空间会非常大。
6.上汽的新能源路线好像一直都在变化,我们是如何走到6.0的,具体升级有哪些。
钱:我们一直在做油耗和性能的平衡,以及发动机、电机等混动的配合是很复杂的。油电系统不断融合,技术也是在不断进步,我们一直在找一个合适的融合点。整套系统必须捏合在一起,才能做好管理。而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不断突破技术的壁垒。
这次6.0的改变,预留、算法的预埋是重点,而且如何高效实用油和电,也是这一代的进步。
7.这次荣威M7 DMH的配置很高,但价格8.58万起,能赚钱么?达到多少规模才能赚钱?
俞:有段时间我们荣威的量比较小,汽车量小就活不下去的,必须要上量。不论供应商还是经销商,都希望我们上量。所以我们后续一定要上量,多卖。
问:荣威品牌未来发展会有什么样的标准。今后新车会有什么样的突破和提升?
俞:2004年公司成立,2006年品牌推出,荣威的上汽第一个自主品牌,有很重的上汽烙印。“精益求精”是上汽的核心,上汽荣威和MG是打混合,上汽大众有大众和奥迪,上汽通用有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所以对于多品牌运营上汽很有经验。对品牌,我们要每个季度一款新车,步步为营并且一定要上量。
抄袭不是原创,没有细节、没有生命力,我们绝对不能抄袭,让卡班去抄袭不如杀了他。但也不能出一个概念车以后就套娃,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理解和延续。所以,可以看作是“您的第一台豪华车”。
之前我们也有一些小问题,每台车都要投入40-50个亿的研发,所以后面我们会成立自己的营销公司实体,我们首先要2C才能带着经销商2C2B,新瓶装新酒才能做大做强。
问:对主流家庭用户的认知如何?张亮回归荣威是什么情况?之前油耗承诺1字头是否算数?
俞:荣威有一个招牌活动叫做“黄金右脚”,已经有用户把车开到油耗1字头了。张亮回来一起把企业做强,我们要销量也要利润,我们要做真正的国民车,在红海市场里面找蓝海的机会。
问:我对荣威印象最深的RX5,口号是第一款互联网汽车。但后续荣威好像落后了,感觉现在又起来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俞:我们一路走来有很多生态好友,比如阿里巴巴。斑马系统其实相当于中国智能汽车的黄埔军校,孵化了这方面的需求(解读:斑马把我们耽误了)。要满足用户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要研究用户的真实需求,而不是卡啦OK这样的功能。
小崔:今天这场群访内容弄得我好累,台上两位不是访谈…是在聊天。回答的内容跟问题完全没关联,直接跟聊天一样天南地北啥都说…我要是原封不动人肉速记的话…各位估计会觉得我疯了,哪儿都不跟哪儿啊~
所以,我尽量在现场把回答的内容迅速理解,然后改写成稍微贴谱点儿的回答,如果有任何答复有问题,那毛病在我啊~[无聊]
荣威m7d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