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这操作,直接给我看懵了。一觉醒来,人家直接把规矩给改了。说从今天起,我们中国的铰接链,你要是想从欧盟绕一下再进来?行,一吨先交1200美金。没有通知,没有缓冲,就是这么硬。 2025年8月25日这天,土耳其贸易部一纸公告,咱们中国出口的铰接链产品,不管是直接运过去,还是先绕到欧盟再转口,都得每吨交1200美元的税,只有西班牙特定工厂的货能例外,而且这规矩说生效就生效,连一天的缓冲时间都没给,那些正在海上漂着的货船都傻了眼。 要说这铰接链,其实就是咱们家里门窗、家具上常用的五金件,看着不起眼,却是生活里少不了的东西。 中国向来是这种五金产品的生产大国,质量好价格又实在,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可能正因为这样,土耳其当地的铰接链产业有点扛不住了。 其实早在2024年5月,土耳其就已经开始调查这事了,怀疑咱们的产品通过欧盟转运来规避之前的关税,只是谁也没想到最后会来得这么突然。 这种事在国际贸易里不算新鲜,就像前几年美国对东南亚的光伏产品加税,最高加到了百分之三千多,也是说干就干,搞得好多企业措手不及。 巴西对中国自行车轮胎征收反倾销税的时候,虽然给了缓冲期,但也是一征就征五年,可见这种贸易保护措施现在不少见。 土耳其这么干,说到底还是为了保护自己本地的产业。你想啊,要是中国的铰接链又好又便宜,当地人肯定愿意买,那土耳其自己的工厂就没生意了,工人可能就要失业。 而且最近这几年,土耳其里拉贬值得厉害,现在1里拉才值0.17元人民币,进口东西成本本来就高,政府可能也是想通过加税来增加点财政收入。不过这么突然的政策,最遭殃的还是正在做生意的企业。 比如说,有艘货船半个月前就从中国出发了,船上装着上千吨铰接链,本来算好了成本和利润,结果快到港口了突然说要加税,每吨1200美元,这一下子就得多出上百万美元的支出,换谁都扛不住。 再说说为什么西班牙的特定工厂能例外。这就像咱们平时办事,总有那么几个关系户能搞到特殊待遇。 可能是西班牙的这些工厂和土耳其有特别的合作,或者他们生产的铰接链对土耳其本地产业没什么影响,也可能是政治上的一些安排,具体原因外人说不清,但这种区别对待在国际贸易里也挺常见的。 这种突然加税的做法,影响可不止一时半会儿。对咱们中国企业来说,要么就得提高出口价格,可价格高了,在土耳其市场可能就卖不动了;要么就得自己承担这部分税费,利润就薄了很多。 有些企业可能会想办法绕道其他国家出口,或者在当地设厂生产,就像当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加税之后,很多中国企业就把工厂搬到了东南亚。但建厂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成本也高,小一点的企业可能就只能放弃土耳其市场了。 对土耳其那边来说,短期内可能保护了本地企业,但老百姓买铰接链的成本肯定要上升了。以前几十块钱能买到的配件,现在可能要贵上不少,这其实是把压力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而且这么做也可能影响到两国的贸易关系,说不定以后中国也会对土耳其的某些产品采取类似的措施,最后谁也讨不到好。 从长远来看,这种突然变卦的政策会让其他国家的企业对土耳其市场失去信心。做生意最讲究的就是稳定,谁也不想今天签了合同,明天就变了规矩。 以后中国企业跟土耳其做生意,可能会更加谨慎,要么要求更高的预付款,要么就不敢接大订单,这样一来,土耳其市场上的商品选择可能会变少,质量也未必能保证。 其实这种贸易摩擦说到底还是因为各国都想保护自己的产业,这本无可厚非,但做事总得有个缓冲,给企业一点准备时间。就像咱们平时涨工资或者降工资,单位都会提前通知一声,好让大家有个安排。 国际贸易也是一样,这么突然的政策变动,受伤的最终还是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人,从生产的工人到消费的老百姓都跑不了。 现在只希望接下来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让买卖双方都能满意,毕竟做生意讲究的是双赢,一味地加税设限,最后可能谁都赢不了。
很多人担心以色列下一步会对土耳其动手。说实话,如果以色列真的敢轰炸土耳其,相信土
【1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