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到了,卡塔尔,伊拉克,沙特,埃及,土耳其,科威特,叙利亚,约旦,伊拉克等国,

阿智通鉴 2025-09-17 10:45:03

反击到了,卡塔尔,伊拉克,沙特,埃及,土耳其,科威特,叙利亚,约旦,伊拉克等国,要组成军事联盟,应对以色列针对任何成员国采取的任何行动。   这种联盟的想法早就有了,上世纪四十年代第一次中东战争前后,阿拉伯国家就曾经凑在一起出兵对抗以色列,可那会儿大家根本没一条心——约旦当时一门心思要保住约旦河西岸的地盘,根本不想帮巴勒斯坦人硬拼,埃及那边刚推翻国王没几年,国内政局还没稳,军队指挥都乱哄哄的,打起来的时候你盼着我先上,我等着他支援,最后不光没打赢,反倒因为分利益、甩责任闹得分歧更大,后来好些年阿拉伯国家之间都互相猜忌,连边境都时不时闹摩擦。   后来阿盟成立了,说是要统筹阿拉伯世界的事,平时协调个经济合作、文化交流还行,真到了跟以色列掰手腕的安全问题上,就没见真章了。比如之前以色列空袭黎巴嫩真主党据点,阿盟开了好几次会,最后就发了个谴责声明,连个具体的应对措施都没定下来。   再后来伊斯兰合作组织也建起来了,成员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到非洲的尼日利亚都有,听着人多势众,可关注点太散了,一会儿要管缅甸的罗兴亚人问题,一会儿要讨论非洲的粮食危机,轮到以色列的事,顶多在会议纪要里提一句,根本成不了重点。   包括近几年沙特牵头搞的“伊斯兰反恐联盟”,看上去几十国参与挺唬人,可实际上大多时候就是针对ISIS那种极端组织,派点兵在伊拉克、叙利亚边境转一转,没谁把应对以色列列为最优先的目标。   那会儿沙特还想着跟美国搞好关系,毕竟美国一直护着以色列,沙特怕跟以色列直接撕破脸影响自己的石油出口;埃及更忙,国内要对付西奈半岛的恐怖分子,还要搞经济改革,哪有精力牵头跟以色列叫板;土耳其虽然偶尔喊两句支持巴勒斯坦,可更多是想借这个名头扩大自己在中东的影响力,真要让它出大力气,又开始打退堂鼓。   可这次不一样了,以色列最近的动作实在太过分,把这些国家都逼到墙角了。先是频繁空袭加沙,连联合国机构的建筑都炸了,接着又对卡塔尔在黎巴嫩的一些海外办事处搞小动作,说里面有“支持恐怖主义的人员”,甚至放话要打击伊拉克境内跟伊朗有关的武装据点——这哪儿是针对某个组织,分明是把范围扩大到整个地区了。   卡塔尔最先慌了,它靠出口天然气吃饭,要是以色列敢动它的能源设施,经济就得崩;伊拉克更怕,本来国内就有库尔德问题和教派矛盾,以色列再插一脚,国土都可能被搅得四分五裂;沙特也坐不住了,以色列之前跟阿联酋、巴林搞了“Abraham协议”,现在又敢动自己的盟友,再不管,下次说不定就轮到沙特的油田了。   埃及更焦虑,西奈半岛本来就有恐怖分子活动,万一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波及过来,国内安全就得乱套;叙利亚常年战乱,以色列老盯着它的军事基地炸,这次有联盟撑着,好歹能有点底气;约旦夹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之前总被两边的冲突波及,现在加入联盟,也算多了层保障;科威特虽然军力弱,但有的是钱,愿意出钱帮联盟买装备,毕竟保住地区稳定,才能保住自己的石油出口。   现在这些国家终于坐下来谈拢了,先搞了个情报共享机制,以色列的战机动向、导弹发射信息,各国都得实时通报,免得被打个措手不及;接下来还要搞联合军演,听说下个月要在约旦和沙特边境搞一次,测试一下各国军队的协同能力——沙特出坦克和战机,埃及出步兵,土耳其出无人机,卡塔尔和科威特出钱,叙利亚则提供边境的情报,毕竟它跟以色列接壤,最清楚前线的情况。   当然,这联盟也不是没麻烦,美国肯定不乐意,已经开始给沙特、埃及施压,说“别跟以色列闹太僵,影响地区稳定”;各国之间的老矛盾也没彻底解决,比如沙特和卡塔尔之前断交过,虽然现在和好了,可心里还有疙瘩;土耳其和埃及之前因为穆兄会的事也闹过矛盾,真到了要统一指挥的时候,说不定还会吵起来。   但这次大家是真被逼急了,以色列的行动已经威胁到各自的安全,再不齐心协力,就得被逐个拿捏,所以哪怕有矛盾,也愿意先放下,先把联盟撑起来再说。   以色列现在也有点慌了,之前它欺负中东国家各自为战,想打谁就打谁,现在突然冒出个联盟,万一真的联合行动,比如用无人机群封锁以色列的海上航线,或者在边境搞联合军事演习施压,以色列还真得掂量掂量——毕竟它国土小,兵力有限,要是同时应对好几个国家,根本扛不住。而美国这边也头疼,一边要护着以色列,一边又不想得罪沙特、卡塔尔这些石油盟友,毕竟还得靠它们稳定油价,这下夹在中间,想斡旋都难。   说白了,这次联盟不是心血来潮,是以色列自己把周边国家逼到了一起,之前那些国家就算有分歧,也没到要联合出兵的地步,现在是真感受到了威胁,才愿意放下成见,抱团取暖。至于这联盟能不能长久,还得看后续的行动,但至少现在,以色列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了,这就已经是很大的改变了。 信息来源:财经头条

0 阅读:0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