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含浦:地铁规划与交通升级的新突破 在长沙的西南角落,含浦片区长期面临交通拥堵难题,被市民戏称为"地铁遗忘的区域"。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这片连接梅溪湖与洋湖的枢纽地带,正迎来交通格局的重大变革。 含浦片区常住人口超50万,聚集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等三所高校、数十个大型社区及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每日早晚高峰,含浦大道、云栖路等主干道车流量饱和,玉象路至象嘴路交汇处因施工和学校集中,拥堵指数高达2.5-3.0,通行效率低下。目前仅依赖38路、26路等公交线路,高峰期等待时间超过30分钟,公交运力严重不足 。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居民日常出行,更制约了区域产业升级和人才引入。 地铁规划:多线布局与实施进展 1. 5号线西延二期:作为含浦近期最值得期待的地铁项目,该线路已启动前期设计,计划从坪塘站向西延伸9公里至含浦,新增桂井站、奥体中心北站等6个站点,预计2029年建成运营。建成后将与3号线换乘,形成河西南北向交通走廊。 2. 13号线:规划沿含浦大道敷设,串联金山桥、麓谷尖山湖等片区,已纳入长沙地铁第四期建设规划研究范围。尽管具体线站位尚未确定,但作为湘江新区南北向骨干线路,其建设将显著提升含浦与主城区的连通性。 3. 8号线环线:原规划绕开含浦,经市民多次呼吁,目前正研究西延方案,拟从洋湖湿地站向西延伸至含浦大道,与13号线形成换乘 。该线路若获批,将成为含浦融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 交通升级:智轨与车路云一体化先行 1. 中车智轨含浦线:作为小运量轨道交通示范工程,试验段已投入运营。线路从3号线山塘站出发,沿莲坪路、学士路敷设,串联检验检测园、碧桂园湘江智谷等产业园区,单程运行时间约25分钟 。通过与地铁3号线接驳,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2. 车路云一体化先行区:岳麓高新区正推进全域路口智能网联化改造,计划2025年完成核心区域30个路口的智能化升级,实现红绿灯自适应调节、公交优先通行等功能 。同时启动智能驾驶微循环巴士示范线,在含浦无人驾驶测试区提供无人接驳服务。 3. 梅浦联络线:连接梅溪湖与含浦的南北向主干道,预计2025年底通车。建成后将缩短两地通行时间至5分钟,分流云栖路30%的车流,缓解高峰期拥堵。 未来展望:多维交通体系构建 1. 短期(2025-2027年):重点推进智轨电车扩容、公交微循环优化和车路云系统落地。计划新增5条接驳公交线路,实现主要社区与智轨站点无缝衔接。同时启动含浦大道快速化改造,建设3处人行过街天桥,改善行人通行条件 。 2. 中期(2028-2030年):随着5号线西延二期、13号线相继建成,含浦将形成"地铁+智轨+公交"的立体化公共交通网络。预计公共交通分担率将从目前的25%提升至45%,高峰时段通勤效率提高30%以上。 3. 长期(2035年):结合长沙"十五五"交通规划,研究8号线西延线与11号线优化方案,构建含浦-麓谷-湘江科学城轨道交通走廊,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同时规划建设含浦综合交通枢纽,整合地铁、智轨、公交、长途客运等多种交通方式。 为推动含浦交通改善,市民可通过以下途径参与: 1. 规划建议:在长沙市"十五五"交通规划公众意见征集期间(截至2025年10月),通过长沙交通局官网提交建议,重点关注地铁8号线西延线和13号线站点设置。 2. 交通监督:通过12345市民热线反映公交服务质量、道路施工影响等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3. 智慧出行:下载"长沙地铁"APP、"车来了"等工具,实时查询智轨电车、公交动态,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含浦的交通变革已进入加速期,随着地铁项目落地和智慧交通系统的完善,这片曾经的"地铁孤岛"正逐步融入城市发展的快车道。未来五年,含浦将实现从交通末梢到枢纽节点的华丽转身,成为宜居宜业的河西新中心。
长沙含浦:地铁规划与交通升级的新突破 在长沙的西南角落,含浦片区长期面临交通
一三大树哥
2025-09-15 20:25:26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