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黎明的父亲得了肠癌末期,黎明当即发誓:“如果父亲能康复,我愿意用一生

栗頿聊 2025-09-15 16:33:36

1993年,黎明的父亲得了肠癌末期,黎明当即发誓:“如果父亲能康复,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行善!”结果奇迹发生了。他父亲的病情好转了起来,奇迹康复。而黎明也说到做到,兑现他的承诺。   提起黎明,不少人会想到他三十年捐了超十亿港元做慈善,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这份坚持背后,藏着一个和父亲有关的暖心承诺。   1993年,黎明的父亲被诊断出末期肠癌,他当时许下了一个愿望:只要父亲能好起来,他愿意用一辈子行善来换。这听起来像电视剧,但后来他父亲的病情真的奇迹般好转,最终康复了。   这个誓言,也彻底改变了他行善的方式。他不再只是捐钱,而是开启了一种近乎“搏命”的模式。为了筹款,他什么都敢做,比如用脖子去绕钢筋,用喉咙去顶弯钢条。那不是表演,是玩命。   有一次为脑瘫儿童筹款,他要表演高空弹钢琴。结果钢丝突然断裂,他当场肋骨骨裂。可即便这样,他还是坚持演完,最终筹到了1200万。这种内在的私密动机和外在的极端表现,形成了巨大的张力。   还有那个影响特别大的“糖丸行动”,当时顾方舟院士研制出了小儿麻痹症糖丸疫苗,可很多农村家庭根本买不起,孩子们面临着患病风险。   黎明知道后,立刻站了出来,连着开了上百场演唱会,有时候为了说服富商捐款,还得表演高危项目,甚至陪富婆唱歌,就为了多凑点钱。   最后他足足筹集了350万美元,给全国八千万儿童送去了免费疫苗,他还亲自跑到贵州山区,蹲在地上给孩子们喂糖丸,一点明星架子都没有。   这场“糖丸行动”效果特别好,直接让国内三分之一的省份彻底消灭了小儿麻痹症,帮无数家庭免去了失去孩子健康的痛苦。   可黎明自己却没怎么提过这些功劳,甚至有时候因为公益演出状态不好破了音,还被人嘲笑了三十年。   但他好像从没放在心上,还是一门心思做慈善,因为对他来说,这不是为了名声,而是当年对父亲的承诺,是必须完成的事。   这三十多年来,黎明就这么一直坚持着,从一开始为了父亲的康复许下誓言,到后来把行善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帮了无数人。   他的事哪里是“明星做慈善”这么简单,更像是一个人用一辈子,去守护一份承诺,去践行一份初心,这份坚持比捐多少钱都更让人觉得珍贵。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