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功会师后,张国焘当上军委副主席还不满足,仍不断要权,张闻天打算把总书记的位置让给他,毛主席坚决不同意。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这本是大事,可张国焘手里有八万兵,仗着实力就开始向中央伸手要权。会师刚完,中央常委在两河口开会,决定北上抗日,在川陕甘建根据地,顺带增补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徐向前、陈昌浩进军委当委员。本来这是给台阶,让他融入大局,可张国焘不满足,觉得副主席不够分量,非要更多控制。 7月5日,他先找李富春谈,提出要统一指挥,建议徐向前当红军副总司令,陈昌浩总政委。李富春没敢表态,赶紧电告中央。中央收到电报,周恩来一看就说,这是党内头一遭有人直接要职位。毛泽东也觉得事没完,果然,三天后川陕省委又发电报,要求加强总部,周恩来当参谋长,军委设常委,朱德主席,催中央速决速复。这电报直白到家,省一级党组织直接点名人选,摆明张国焘在背后推手。 张国焘的算盘打得响,他不想和周恩来、王稼祥平起平坐副主席,也没资格顶朱德的军委主席位子,就盯着总政委那块。7月10日,陈昌浩找张闻天谈,替张国焘吹风,说他带兵有魄力,部队到八万就是证明,当军委主席也行。张闻天没接茬,回中央汇报。常委们一合计,张闻天急着促成北上,提议把总书记让给张国焘,换四方面军跟上。毛泽东一口否决,说张国焘要的是军权,总书记给他,他说不定还挑,真给了,北上队伍就成不服从中央的了,政治上吃亏。 毛泽东分析得准,张国焘的野心在军事,他让步有分寸,只肯让总政委。周恩来正发高烧,也同意让出。周恩来让位后,张闻天通知张国焘,中央拟让他任总政委。他一口答应,说现在打仗,就干这个。表面上看,中央退一步,换来统一,可张国焘的动作暴露了分裂苗头。彭德怀后来评价,毛泽东在这场博弈中原则性强又灵活,要是真让总书记,张国焘南下时就能打着中央旗号,北上队就被动。 这事搁谁身上都棘手,长征路上,部队刚会师,缺粮少弹,张国焘却先争权,拖了北上脚步。中央的让步是权宜之计,保住大局,但也看清了张国焘的作风,他不是为组织,是为个人把控。党史资料多提这点,毛泽东的判断救了党,避免了更大被动。
懋功会师后,张国焘当上军委副主席还不满足,仍不断要权,张闻天打算把总书记的位置让
运赛过去
2025-09-15 11:42:51
0
阅读: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