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郑州钢材商户杨女士迎来一笔“大单”,深圳客户订购66吨盘螺,并预付20万元定金。尽管对方项目地址显示为商丘,但定金到账后,杨女士未起疑心,迅速安排发货。次日,货物签收、尾款结清,一切看似顺利。然而,8月29日,杨女士的银行账户突然被山西警方冻结,原因竟是货款涉及电信诈骗资金。 “我们只是正常收货款,怎么就成了诈骗帮凶?”杨女士崩溃道。山西警方解释,诈骗受害者误将资金转入杨女士账户,依法冻结需优先返还受害者。而杨女士的困境在于:钢材已交付,货款被冻结,若原路退款,她将面临“钱货两空”。更棘手的是,市场方因结算货款同样被牵连,多方陷入僵局。 警方提醒,此类“洗钱陷阱”近年频发,诈骗分子利用商户对“定金到账”的信任,将赃款通过正常交易洗白。商户需警惕“异地大额订单”,务必核实客户身份及资金来源。目前,杨女士正配合两地警方调查,但解冻时间仍未明确。这场“黑金陷阱”不仅让她损失惨重,更暴露出中小商户在资金安全上的脆弱性。
大事发生,郑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最近有个好消息:郑州成了全国第一个试点“
【151评论】【9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