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上报打死一红军将领,蒋介石看到名字却破口大骂,这是为何? 1933年4月,

元芳侃历史 2025-09-13 09:30:51

川军上报打死一红军将领,蒋介石看到名字却破口大骂,这是为何?

1933年4月,一个午后,身处江西南昌的蒋介石正忙于军务,这时一封来自四川的电报送到了他的案头。当看到发报人"川陕边剿匪督办"田颂尧的名字,蒋介石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笑意。自从任命田颂尧为"剿匪督办"后,这位川军将领隔三差五就送来捷报,一会儿"歼敌无数",一会儿"迭克名城",虽然数字夸张得离谱,但总归是好消息。 电报开头果然不出所料,田颂尧报告:"幸赖委座鸿福,我军成功收复通江县城,匪军望风而逃。"蒋介石边读边点头,心想这位田将军确实有两把刷子。过去几个月来,红四方面军入川后迅速占领了通江、南江、巴中三座县城,震惊全川。而今田颂尧已收复两城,这最后一城通江被夺回,意味着红军在川北的立足点已被拔除。 然而,当蒋介石看到电报结尾时,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敌高级将领恽代英亦为我军将士击毙。" 恽代英?这个名字对蒋介石来说简直如雷贯耳。他怎么可能不记得这位曾在黄埔军校任教的共产党员?正是这个恽代英,与邓演达、高语罕、张治中一起被他视为"黄埔四凶"。 更重要的是,蒋介石清楚地记得,1931年4月29日,他亲笔下令:"立即将恽代英就地处决。" 如今,1933年的春天,一个两年前就被处决的人,怎么又在四川被田颂尧的部队"击毙"了?蒋介石反复查看电报,确认无误后,怒气涌上心头。这田颂尧竟敢如此胡编乱造!但冷静片刻后,一个更为可怕的念头浮现在蒋介石脑海:当初下面的人只是报告说犯人"死的不能再死了",但没有明确证实死者就是恽代英。以恽代英在黄埔学生中的声望和地位,会不会有人胆敢李代桃僵,暗中放走了真正的恽代英? 带着这份疑虑,蒋介石迅速给田颂尧回电,要求他详查究竟是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击毙了恽代英,有谁能作证,并要求田详细描述恽代英的样貌特征,如有照片,速派人送至南昌。这个突如其来的询问,将为田颂尧带来始料未及的麻烦,也为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埋下了伏笔。 当田颂尧收到蒋介石的回电时,他还以为是委座的嘉奖令。自从接任"川陕边剿匪督办"这个肥差后,这位川军将领日子过得异常舒坦。红四方面军入川后虽然势如破竹,但面对田颂尧调遣的6万大军"三路围攻",也不得不暂避锋芒。1933年3月18日,田颂尧的左纵队攻占南江,不久中纵队又夺下巴中,红军连连后撤,这让他在国军中声名鹊起。 连胜让田颂尧信心大增,他并不知道红军的后撤是一种战略。4月26日,在休整一个多月后,田颂尧再次发起总攻,三天后红军主动撤出通江县城。29军第4师中将师长王铭章进城后,立即电告田颂尧,红军已"溃不成军",收缩至通江以北的平溪坝、鹰龙山一线,随时可"一举歼灭"。 在电报中,王铭章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发现:红军占领通江后,用牺牲将领的名字重新命名了街道,其中一条街被称为"恽代英街"。他建议田颂尧效仿此法,用阵亡将领名字命名县城街道以提升部队荣誉感。 就是这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却被田颂尧的一名机敏幕僚看出了"价值"。这位幕僚提醒田颂尧:"听说恽代英在共党那边挺出名的,应该是一个高级将领。既然他的名字是最近命名的,说明他可能是在巴中、南江之战中被我军'击毙'的,这是一件天大的战功啊。" 田颂尧对恽代英一无所知,但深知邀功的重要性。过去他曾反对蒋介石组建南京政府,如今大势已去,必须寻求和解之道。于是,他在捷报中加上了"击毙恽代英"这一"亮点",期待获得蒋介石的青睐。 谁知蒋介石不但没有表扬,反而要求他彻查恽代英之死的细节并提供照片。田颂尧下令全军查找击毙恽代英的功臣,连续几天无人应答后,他终于察觉不对劲,向国民党高级军官求证,才得知恽代英早在1931年就被处决了。 冷汗涔涔的田颂尧选择了"拖"字诀,希望蒋介石会遗忘此事。然而蒋介石却三番五次追问进展,逼得田颂尧不得不发电"请罪",承认手下"虚报战功",自己"一时糊涂未详查"。 为了挽回形象,5月中旬,田颂尧率部队向通江以北空山坝的红军发动"总清剿",他命左纵队9个团向空山坝推进,同时派川陕边防军8个团向竹峪关挺近,意图切断红军退路。 田颂尧的傲慢使他没有意识到,红军早已布好了"收缩阵地,诱敌深入"的战略陷阱。5月15日,红军首先夺回竹峪关,解除左翼威胁;21日,集中4个师主力对9个团的敌军发起反攻,仅用3天就将其全部歼灭;接着乘胜追击,先后收复南江、通江、巴中三城,歼敌上万,根据地面积扩大一倍,达到3万平方公里。 到了8月,红军又连续举行仪南、营渠、宣达三次战役,部队规模从入川时的1.5万人膨胀到8万余人,根据地面积达到4.2万平方公里,拥有500万人口,成为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大根据地。 这场惨败直接导致田颂尧被迫辞去"剿匪督办"职务,1935年更是被撤职查办,彻底丧失军权。此后多年,他沦为无权无势的"寓公"。

0 阅读:3
元芳侃历史

元芳侃历史

专注于给大家推这种好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