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为什么你不应该像这些国会议员那样炒股美股美股[超话]本文刊发在华尔

镜子杂谈 2025-09-13 09:08:26

华尔街日报:为什么你不应该像这些国会议员那样炒股美股美股[超话]

本文刊发在华尔街日报,作者杰森·茨威格 是《华尔街日报》“聪明的投资者”专栏作者。

牛市高点和熊市低点有一个共同点:长期持有投资开始让人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看看有多少投资者对股市连续创新高感到不满:他们希望获得更多,更快地获利。

为海外华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分析,更多内容见蓝天、电报、x,可搜索causmoney

正如漫画家沃尔特·凯利笔下的角色波哥(指的是Pogo,是他创作的一只拟人化负鼠)在1970年所说:“我们遇到的敌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对一些个人和专业投资者来说,那种对幻想利润的徒劳追逐永远不会停止——尽管早就该停止了。迟早,这种靠快速高风险交易一夜暴富的梦想会以悲剧收场。

根据FactSet的数据,截至目前,今年新推出的ETF有672只,其中28%是与单只股票挂钩的,25%属于杠杆型ETF,会放大标的资产每日的涨跌幅。

其中很多ETF放大了那些市值微小、极度高风险股票的波动。至少有三只ETF试图放大加密货币每日的涨跌幅,而加密货币本身已经极度波动。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市场的衍生品市场情报主管徐曼迪(Mandy Xu)表示,散户交易者大约占标普500指数“零日到期”期权每日交易量的50%。这些期权允许投资者赌一把股票当天的表现,很多人在持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后就出手。

超快短线交易的热潮有凶猛?

到目前为止,已有四名美国国会议员披露自己在今年至少进行了600笔股票交易。其中,加州的卡纳议员报告称截至8月29日共交易2,883次,宾夕法尼亚州的布雷斯纳罕议员报告了629次交易。

换句话说,600次交易相当于在8个月中,平均每个交易日买卖4次。

卡纳和布雷斯纳罕等人表示,他们并不亲自进行这些交易,而是由财务顾问在完全不征求他们意见的情况下操作。很多账户甚至属于家庭成员,而不是议员本人。

这样说似乎也无可厚非。

但当被问及是否会要求自己的财务顾问停止如此频繁地交易时,布雷斯纳罕怎么回应的?

“那然后呢?”他说,“就把钱放在那里,什么也不做,眼看着亏钱、破产?”

这不正是这个时代的写照吗?

“就放在那里”竟然成了“亏钱和破产”的代名词。

布雷斯纳罕回复采访时说,他并不亲自交易股票,也事先不了解这些交易情况。

但为什么一个财务顾问会在8个月一个账户内交易600多次?我只能猜测,因为布雷斯纳罕办公室拒绝安排顾问接受采访。

在过去,有些靠佣金赚钱的不良经纪人会“搅动”客户账户,每月买卖几十次。而如今,虽然股票交易的佣金大多已被取消,但仍有很多顾问过度交易。这可能并不完全是他们的错。

指数基金问世近半个世纪以来,已经让几乎所有投资者都能方便、低成本地进行长期持有,但人们依然愿意相信魔法的存在:那把神秘钥匙、那件圣杯、那条通往超额收益的隐秘通道。

你雇佣财务顾问本该是为了获得财务建议,但客户往往希望他们上演一场魔术秀:制造出能战胜市场的假象。

我每年都会阅读数百份财务顾问的披露文件。令我惊讶的是,仍有大量顾问在吹嘘图表分析、技术分析和其他短期交易技巧。

虽然很多顾问已经不再相信基金经理能战胜市场,却坚信自己可以做到。

大多数顾问收取费用的方式也加剧了这个问题。他们原本可以根据提供建议所花的时间向客户收费,但实际上很多顾问并不会就此收费。他们往往按所管理资产的一定比例收取费用。

频繁交易在财务上可能毫无意义,但在表面上却显得“有动作”——这种操作仿佛是在“证明”那1%管理费是合理的,顾问私下称之为“保住那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几乎全民接受指数基金的趋势,也可能提升了投资者的风险容忍度。既然大部分资金都投入了稳健的标普500指数基金,为什么不让财务顾问去尝试战胜市场,或者自己去押注那些高风险热门股?

投资者对风险的热情,可能正如2019年去世的心理学家杰拉尔德·怀尔德所说,是“动态平衡”的:当环境变得更安全,比如在长期牛市中,人们的行为反而变得更冒险。

“你可能在大SUV里会开得比在小铁壳车里更快,”他曾这样对我说。

在你准备承担更多市场风险之前,请先弄清一个简单但重要的区别:

投资可以是一项事业,也可以是一种娱乐。

作为事业的投资,是一个以耐心和谨慎积累财富的终身过程,长期获利的概率接近100%。

而作为娱乐的投资,是一场伴随起伏的过山车之旅,短期会带来刺激,但最终往往令人沮丧,长期获利的概率接近于零。

这就是为什么快钱交易最多只能占你投资组合中的极小一部分。

当然,你既可以将投资当作事业,也可以当作娱乐。只是一定要清楚,不要把娱乐型投资误认为是事业型投资。

0 阅读:3

猜你喜欢

镜子杂谈

镜子杂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