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放飞自我”,石破茂或当着193国向中国道歉,日本国内有人急了! 下台的日本首相石破茂,打算在9月下旬的联合国大会上,聊聊他对二战起因的看法,这事儿还没发生,就已经在日本国内热议不断。 一个即将“自由”的政治家,似乎正准备硬碰那个,强大又顽固的国家叙事系统,在日本主流政坛里,石破茂对历史的看法,简直就是个需要被管束的“异类”。 他倒也不是非要撕心裂肺地道歉,说话总带着“防止战争重演”这类很谨慎的调子,可即便如此,在自民党内部,任何想偏离“日本无罪”轨道的苗头,都会被死死摁住。 这种压制可不是空话,石破茂之前提议,在战败80周年时搞个专家组,把战争背景彻底研究一遍,这个理性的想法,被党内高层一口回绝。 就在今年8月15日,执政党还想尽办法,阻止他在讲话里提“反省”,生怕他一开口,官方辛辛苦苦搭建的叙事就塌了。 保守派议员岛田洋一的话,最能说明问题,他炮轰石破茂“对历史理解不够”,甚至是在向中国宣扬的“战争负罪感”低头,这就是他们的逻辑,只要你反思,就是“屈服于中国”。 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的教授斯蒂芬·纳吉说,石破茂这是在“走钢丝”,他说的话根本代表不了什么,这反而说明,石破茂正试图从一个,密不透风的“铁笼子”里突围。 而联合国这个舞台,可能就是他摆脱束缚的最后机会,这场博弈最微妙的地方,全在字眼儿的打磨上,简直把日本政治道歉的模糊艺术玩到了极致。 今年战败纪念日讲话里出现的“悔恨”这个词,就不是集体反思的结果,而是石破茂自己硬扛下来的,可这个小小的“突破”背后,是巨大的空白。 最终的稿子里,对亚洲各国的“加害责任”,还是一个字没提,这种“我有悔恨,但我不说我加害”的表达,恰好卡在官方能容忍的边界上,承认战争是悲剧,但绝口不提侵略和国家责任。 往前看2015年安倍晋三的谈话,就是这种模糊策略的“巅峰之作”,他承认日本“走上了战争之路”,对受害国表示遗憾。 可话锋一转,说不该让没经历过战争的后代,“注定要为此道歉”,这种逻辑就是想一次性给历史问题画个句号,好让日本轻装上阵。 可笑的是就连这种精于算计的表态,在岛田洋一这种强硬派看来都“有点过头了”,可见他们对历史反思的容忍度,低到了什么地步。 日本国内这场关于历史的拉锯战,早就不是关起门来的事了,当政客们抱怨中国,在“利用历史问题攻击日本”时,日本政府自己正掏出真金白银,主动向世界推销对自己有利的那套“国家记忆”。 自2015年起,日本外务省在“海外战略信息传播”上的预算,总共超过了560亿日元,这笔钱跟战后给“慰安妇”受害者,那点不足百亿日元的“补偿”总额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国家资源花在“修正历史”上,还是“弥补伤害”上一目了然,这场全球记忆的博弈手段还很多,从呼吁别国别去参加,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到国内右翼出版社的教科书里,把南京大屠杀这种暴行淡化甚至抹掉。 他们就是想用一套被筛选和“净化”过的历史,覆盖掉受害国的惨痛记忆,就像中方一直强调的,正确认识历史,是日本和亚洲邻国发展关系的基础。 石破茂的联大演讲,不管最后说了什么,都把日本内部这场深刻的“历史话语权”之争,彻底亮给了全世界。
石平,首次用流利的中文回应了几点:1、他说,汶川地震,自己没有鼓动日本民众别
【77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