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大意了!”11日报道,广州14岁初中生趁着父母忙于做生意,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充值了37万来玩游戏,家长得知后,起诉游戏公司要求返回所有金额,然而对方却指责男孩父母没有好好看管孩子,网友:这是多有钱,一年半了才发现自己的活期余额少了37万元! 一年半,552笔转账,37万元不翼而飞,直到急需用钱时,广州的一位母亲才震惊地发现,自己银行账户里辛苦做生意攒下的钱,几乎被14岁的儿子小李充值游戏耗尽。 这笔巨款并非一朝一夕消失,平均算下来,每天都有近700元被用于游戏充值,而家长却因忙于生计,长时间未能察觉账户异常。 事后家长向游戏公司提出退款,却遭到了拒绝,游戏公司方面的理由很明确:该游戏账号及支付账户均使用成年人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所有充值行为都应被视为成年人操作,公司已履行防沉迷义务,因此不应退款。 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对簿公堂,法院经详细调查,发现了一个关键细节:这552笔充值记录的时间点高度规律,几乎都集中在周末、晚间及节假日,这与未成年人的作息特征完全吻合,从而认定这些充值行为确实由小李操作。 法官在判决中指出了双方各自的责任,父母一方未能妥善保管账户信息和支付密码,且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对异常资金流出毫无察觉,显然未尽到充分的监护职责,这是导致损失发生的主要原因。 而游戏公司虽采用了实名认证,但其流程过于简单,未能有效采取如人脸识别等更高级的技术手段来防范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身份充值,也存在明显过错。 最终法院裁定双方均需承担责任,判决游戏公司向家长返还充值款12万余元。 这家长心也太大了吧!37万不是小数目,一年半都没发现,银行卡短信提醒都不开吗? 不过游戏公司也确实该背锅,实名认证光输个身份证号就行,那人脸识别干嘛用的?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啊! 法院判得没毛病!家长主要责任没跑——支付密码能告诉孩子?平时不查流水?但游戏公司也别甩锅,充值时间全在周末晚上,这明显是未成年人操作模式,系统居然没预警?建议以后强制人脸识别每次充值! 说实话现在孩子玩手机比大人还溜,我家娃才10岁都知道怎么跳过防沉迷……家长真得长点心,密码别让孩子知道,定期查账!但游戏公司也不能光赚快钱,把社会责任甩干净吧? 游戏公司喊冤?账号是成人注册就代表一定是成人操作?这逻辑笑死人!现在多少孩子拿爸妈手机玩游戏,平台技术层面完全能识别异常充值(比如单日频繁扣款),为什么不加强风控?还是舍不得赚钱? 37万挣得多不容易!做生意血汗钱就这么没了,父母责任大,但游戏公司退12万也算合理。下次建议家长直接把支付卡和手机分开,孩子玩游戏用副卡,限额5000,看他还怎么充! 大多数网友认为家长和游戏公司都有责任:家长疏忽在于没管好支付密码、长期未察觉账户异常,监护缺位是主因;游戏公司虽有理赔机制,但认证技术落后(缺人脸识别)、防沉迷系统易绕过,变相“放水”;法院判决双方按过错比例担责(家长70%、游戏公司30%)被认为相对公平。 你支持家长主责还是游戏公司主责?如果是你家孩子干这事,你会怎么处理? 评论区聊聊! 信源: 冀时
“太大意了!”11日报道,广州14岁初中生趁着父母忙于做生意,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充
文史充点站
2025-09-13 02:53:20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