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截止到目前,全世界还只有六个国家和中国结成“全天候战略伙伴”。“全天候战略伙伴”不是结盟,却胜似结盟,无论天打雷劈,这几个“战略伙伴”跟中国的合作关系都不会变,更别说,这六个国家各有特点,没一个是“简单朋友”。 在当前国际局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国能与六个国家达成“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这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交来往,而是无论外界怎么动荡,这些国家都选择站在中国这边。 这六个国家分别是巴基斯坦、白俄罗斯、委内瑞拉、埃塞俄比亚、乌兹别克斯坦和匈牙利。 这六个伙伴可都不是随随便便挑出来的,每一个在地理、资源或者战略方向上都有自己的独特分量。 委内瑞拉是世界公认的石油大国,手里掌握着全球最大的石油储量。对中国来说,能源安全是头等大事,所以和委内瑞拉的合作让中国的能源供应多了一重保险。 就算委内瑞拉经历了经济和制裁的风波,中国也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继续合作、继续投资,力求把合作关系做大做强。 可以说中国用实际行动挺住了委内瑞拉,而委内瑞拉也把中国当成关键的后盾和朋友。 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也是个有分量的战略伙伴。中国从几十年前就开始支持埃塞俄比亚建设铁路、公路,到近几年来亚吉铁路通车,不仅让埃塞俄比亚的货物能快速运到海外,也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 这种基础设施合作不只是给了当地人方便,更是让中国技术和设备走进了非洲,实际改变了大家的生活环境。 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地理位置十分关键,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中国参与的中吉乌铁路线开工后,未来中亚的货物可以更快地进出亚洲、欧洲市场,对中国自身过境贸易来说也是巨大的突破。 乌兹别克斯坦多了一条通向外部的生命线,中国与中亚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再看欧洲,白俄罗斯和匈牙利的存在价值很突出。白俄罗斯虽小,却是中欧之间铁路货运的关键枢纽。 它加入全天候战略伙伴队伍后,不光免签政策让中国游客感到方便,更是把中国企业和商品引入到欧洲的大门口,中白工业园等合作,已经让众多中企实现了产品“直达欧洲”。 匈牙利作为“一带一路”进入欧洲市场的头号“桥头堡”,物流、交通都实现了高度对接,还拿下了匈塞铁路的升级建设,通过这些合作,中国商品和物流进出欧洲变得更加高效。 说到“最铁”的伙伴,非巴基斯坦莫属,“全天候”这三个字,巴基斯坦是第一个被授予的。 中巴经济走廊改变了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也让中国获得了业务和战略的回旋余地,摆脱了对传统海运通道的依赖。 双方在国际舞台上总能彼此援手是货真价实的朋友,也是经得起各种挑战的伙伴,正因为这六个国家和中国的关系,才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多底气。 不管现在世界多么复杂,能有这样一群真正意义上“全天候”的朋友,彼此依靠、携手共进,无疑成为了大家共同发展的坚实基础。 这种深度合作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外交朋友”范畴,是互相托底、共同成长的真实写照。
前几天胡塞武装又整了个大活儿,他们潜入海底,直接把通往欧洲的海底光缆“咔嚓”一下
【1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