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时候犯人要流放岭南?去岭南不是相当于旅游吗? 首先,岭南的气候先给人一个下马威。每年4到10月,空气湿度超90%,白天热得像站在滚汤里,连呼吸都带着黏腻感。 到了晚上也没法躲,睡在竹席上浑身是汗,被褥湿得能拧出水,却根本晾不干。 唐代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曾写下“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字里行间满是对岭南湿热环境的压抑与不适。 更吓人的是无处不在的虫害。岭南蚊虫体型巨大,传播疟疾的疟蚊最可怕,被叮后没几天就会忽冷忽热、浑身无力,古代缺医少药,染上后十有八九挺不过去。 还有细小如尘的蠓蚊,成群结队地叮人,被叮处会溃烂流脓,又疼又痒;连蟑螂都长得像拇指那么大,能飞进屋里爬过食物,沾了虫爬的东西根本没法吃。 岭南古人为了击败虫子,想尽了办法:用艾草、雄黄熏屋子驱瘴气,出门戴帕子防蚊虫,家里养鸡,也不是为了吃蛋,是为了让鸡捉虫除害。 不过,从明清开始,随着北方连续几次大战乱,许多人迁到这儿躲避战乱,带来了好的种地技术,开垦荒地、修水利。医学进步后,瘴气、疟疾也能治了。 到了现代,广州、深圳这些城市更是发展得飞快。现在的岭南,早不是当年的“鬼门关”了,成了繁华富庶的之地。
花开蝶自来🦋
【1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