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G 系统是否真能“动脑”,关键在于它能否处理连续追问,真正做到“思考、推理与自适应”。
• Chain of Thought (CoT):模型逐步拆解复杂问题,分阶段“展示推理过程”,提升对密集或冲突信息的分析能力。
• Tree of Thoughts (ToT):多路径并行推理,模型在每步评估多种方案,综合多文档证据权衡最优答案。
• ReAct 框架:结合推理与行动,模型动态生成思路、调用外部数据源、调整推理流程,实现上下文关联更强的响应。
• 查询重写(Query Rewriting):将模糊或表达不佳的用户问题转化为检索更有效的格式,理解用户意图远超简单同义词替换。
• 查询扩展(Query Expansion):通过生成多条相似扩展查询,捕获更多相关信息,提升检索文档的数量和相关度。
• 高级检索策略:融合向量相似搜索与关键词检索,结合元数据过滤,支持多步复合检索,突破基础搜索瓶颈。
• 智能代理式 RAG(Agentic RAG):系统可实时重构查询、反复检索并执行多步推理,实现真正的“思考型”智能检索。
心得:
1. 仅有检索不足以支撑复杂应用,必须结合多阶段推理与动态行动,才能实现上下文连贯和深度理解。
2. 查询预处理(重写与扩展)是提升检索效果的前提,准确捕捉用户意图远比简单匹配重要。
3. 多路径推理与代理式设计让 RAG 不再是静态问答,而是具备迭代思考与自我纠正能力的智能系统。
🔗 x.com/femke_plantinga/status/1965762224691024057
详细内容及案例解析,免费下载电子书🔗weaviate.io/ebooks/advanced-rag-techniques
人工智能 RAG 大语言模型 知识检索 自然语言处理 智能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