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公交恐袭案致4死16伤2025年9月8日,耶路撒冷发生袭击案件,导致4死

墨者善受本人 2025-09-09 09:45:02

耶路撒冷公交恐袭案致4死16伤2025年9月8日,耶路撒冷发生袭击案件,导致4死16伤,这场悲剧的背后,是以色列在加沙倒行逆施,大肆杀戮。只要以色列不改变其在中东的政策,到处穷兵黩武,类似的悲剧预计将来会不断上演。

联合国 2016 年通过的第 2334 号决议明确指出,以色列在 1967 年后占领领土上修建的定居点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却挡不住推土机日复一日的作业。当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极端思想就有了滋生的土壤。联合国中东和平进程特别协调员多年前就警告过,拆除巴勒斯坦人的房屋、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只会让仇恨情绪雪上加霜,而现实正在一步步印证这个预言。

以色列的定居点政策像不断膨胀的肿瘤,侵蚀着和平的可能。卫星图像显示,2009 年至 2024 年间,约旦河西岸的定居点面积扩大了近 40%,而巴勒斯坦人的居住空间则被压缩成一个个孤岛。国际社会虽然多次谴责,却难以形成有效约束。2016 年安理会投票通过第 2334 号决议时,美国的弃权票让决议失去了执行力,而近年来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分化,更让以色列的政策少了外部压力。"亚伯拉罕协议" 签署后,一些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巴勒斯坦在地区博弈中变得越来越孤立,这种外交格局的变化让以色列政府更有恃无恐地推进既定政策。

以色列的安全措施看似筑起了高墙,却挡不住仇恨的蔓延。检查站的严格盘查、无人机的 24 小时监控、定期的军事行动,这些手段能暂时压制暴力,却无法消除产生暴力的根源。数据显示,定居点扩建最迅猛的年份,恰恰也是袭击事件增多的年份。加沙地带的医院里,儿童伤亡的比例逐年上升,而这些孩子的家人中,不少人又会成为下一轮冲突的参与者。这种复仇与反复仇的循环,像一场停不下来的噩梦。

如今的加沙,每平方公里土地上就有近 5000 人挤在难民营里,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孩子们在废墟中长大。一位父亲展示着他孩子的课本,上面用稚嫩的笔迹写着 "我想看看大海",而实际上,这个距离地中海仅几公里的城市,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海岸线全貌。封锁带来的不仅是物质匮乏,更是精神上的窒息。当联合国的援助车队艰难地穿过边境时,没人知道这些物资能缓解多久的困境,却都清楚只要政策不变,绝望就会一直存在。

当推土机在定居点继续作业时,仇恨正在难民营的帐篷里悄悄生长,而这种生长出来的力量,终将以悲剧的形式再次回到起点。

0 阅读:7
墨者善受本人

墨者善受本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