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九三阅兵观礼台,简直成了一面“照妖镜”!霍震霆带着霍启刚、霍启山父子三人,西装笔挺地站在那,满脸的自豪和荣光。另一边呢?香港首富李嘉诚,连影子都没见着。
在这个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回望民族奋斗史的重大时刻,谁真心把家国放在心上,谁又选择了置身事外,往观礼台上扫一眼,答案就明明白白摆在那了。
镜头扫过观礼台东侧的时候,不少人都在直播画面里认出了霍家父子的身影。
霍震霆走在中间,深色西装熨得笔挺,头发梳得整齐,一看就是特意为这个场合做了准备。他左边是霍启刚,手里还攥着一面小小的五星红旗,镜头给到他的时候,能清楚看到他眼里的光,跟着阅兵队伍的节奏微微点头,那股子自豪劲儿藏都藏不住。右边的霍启山则稍微靠后一点,偶尔会和父亲、哥哥低声交流几句,脸上的神情也格外郑重。
这不是霍家第一次出现在这种国家重大典礼上,但三代人一起站在观礼台,还全程保持着专注和敬意,还是让不少人觉得心里暖暖的。
后来霍启刚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段话,没说什么漂亮话,就是讲自己站在观礼台上,看着整齐的受阅队伍走过,听着国歌响起,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讲的抗战故事,才更明白今天的和平有多不容易。
他还提了一句,不管什么时候,维护国家统一、记住历史教训都是该放在心里的事。这话看着朴实,可结合他平时的做法,就知道不是随口说说,之前他跟着去内地做公益,去老区讲历史,还带着孩子参加爱国主题活动,连儿子背抗战小英雄的故事,他都特意拍下来分享过。
霍家这些年一直没断过和内地的联系,从体育领域助力奥运、全运,到支持内地的教育和扶贫项目,点点滴滴都透着“把自己当成国家一份子”的态度,这次观礼台上的同框,更像是把这份家国情怀给具象化了。
就在大家为霍家三代人的身影感慨的时候,也有人下意识在观礼台的各个区域找起了另一个熟悉的身影,香港首富李嘉诚,毕竟以前不少国家重大活动里,都能看到他的名字出现在观礼名单上,早年间1978年的时候,他还登上过天安门城楼观礼,当时的照片后来还被媒体报道过。
可这次不一样,从早上直播开始到下午仪式结束,不管是官方发布的观礼人员名单,还是媒体抓拍的各个角度画面,翻来翻去都没见着他的影子。
有人说可能是身体原因,也有人猜是有其他安排,这些都没法确定,但对比霍家父子全程在场、事后还主动发声的样子,李嘉诚的“缺席”就显得格外扎眼。
其实不是说非要所有人都去观礼,可九三阅兵不是普通的活动,这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仪式,是回望民族曾经历的苦难,也是展示现在国家的力量,更是告诉所有人“不忘历史才能走好未来的路”。
对普通人来说,看直播、谈感受是表达态度的方式;可对霍家、李嘉诚这样在香港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人物来说,出现在观礼台,或者用其他方式表达对这个日子的重视,更像是一种“示范”,告诉身边人、告诉年轻人,国家的历史、民族的尊严,是值得每个人放在心上的。
霍家这几年在香港的口碑一直不错,不光是因为家底厚,更因为他们没把自己当成“外人”,不管是香港遇到困难的时候捐钱捐物,还是内地有需要的时候伸手帮忙,都透着“共担”的意思。这次观礼台上的样子,不过是把这份一直有的态度,在更重要的场合亮了出来。
而李嘉诚呢?这些年他在商业上的动作不少,可在涉及国家重大历史节点、需要公众人物站出来表个态的时候,他大多选择了低调。不是说低调不对,可在“纪念抗战胜利”这种关乎民族共同记忆的时刻,这种低调就难免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这面“照妖镜”其实照的不是对错,是选择,有人选择把家国情怀融进日常,在重要时刻站出来,用行动告诉大家“我和国家在一起”;也有人选择把自己摘出来,只做商业上的“成功者”,在需要体现公共责任的时候往后退。
霍家父子站在观礼台上的样子,让大家看到了一种传承,从老一辈的霍英东先生开始,这份心系国家的态度,就没在霍家断过;而李嘉诚的缺席,则让不少人想起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商业上的成功固然厉害,可在国家和民族的大是大非面前,若连一份公开的重视都不愿表达,再大的财富也填不满“公共责任”的空缺。
仪式结束后,有网友说,看着霍启刚手里的小国旗,突然觉得爱国不是什么空泛的口号,就是在这种重要的日子里,愿意站在那里,愿意说句心里话,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和国家站在一起的样子。
而观礼台这面“照妖镜”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没逼着谁做什么,只是清清楚楚地展示出,在国家的历史记忆和未来发展里,有人真心参与,有人选择旁观。这种对比,比任何说教都更能让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心系家国”,什么又是“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