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狼牙山五壮士”的幸存者葛振林得知,中央军委发给他的金质勋章,竟然被

月下影婆娑 2025-09-08 11:20:17

1994年,“狼牙山五壮士”的幸存者葛振林得知,中央军委发给他的金质勋章,竟然被自己的儿子偷偷拿走换毒品,面对这样的情况,葛振林该怎么处理? 在葛振林的一生中,他打过两场惊心动魄的硬仗,一场在狼牙山的悬崖上,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另一场就在自己的家中,无声无息却同样艰难。 1941年,日寇铁蹄踏遍华北大地,在狼牙山棋盘坨主峰,葛振林和他的四位战友肩负着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掩护大部队和乡亲们安全转移。 面对约2500名装备精良的日军,这五名八路军战士选择了最艰难的道路,当最后一颗子弹打出,他们抱着刺刀与鬼子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在弹尽粮绝的绝境中,五位战士做出了惊天壮举:纵身跳下悬崖。 命运对葛振林格外眷顾,他和战友宋学义被半山腰的树杈挂住,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当地村民发现了他们,将他们抬到庙里精心救治。 这一跳,让葛振林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中国抗战史上,却也让他一生负伤六次,右臂落下残疾,被评为三等甲级残废军人。 然而,这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英雄,却比谁都低调,他从不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战功,即使在1988年中央军委授予他珍贵的"红星勋章"后,他也只是将它小心翼翼地收好。 葛振林生怕孩子们因自己的身份而产生优越感,一直瞒着自己的英雄身份,结果葛拥宪是从老师和课本里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是那个闻名全国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这种突如其来的"发现",没有让他感到骄傲,反而让他觉得被欺骗了,他开始怨恨父亲的"低调",学着"五壮士"的样子在学校里横冲直撞,到处惹是生非,还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 高中毕业时,葛拥宪想让父亲给自己安排一个轻松的好工作,却被葛振林严词拒绝,最终,他进了柴油机厂当磨工,但干了不到半年就嫌累不干了,开始游手好闲。 父子之间的价值观差异日益明显,葛振林生活节俭到极点,夏天宁可汗流浃背也舍不得开空调,为国家省一度电。 而葛拥宪却在外面放纵自己,最终染上了毒瘾,父亲用生命换来的荣誉,在他这里,彻底变了味。 真正的风暴在1994年的一个建军节前夕降临,葛振林像往常一样拿出那个珍藏勋章的丝绒盒子,准备擦拭,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他心里一沉,立刻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为了筹集毒资,葛拥宪偷走了父亲用命换来的勋章,那枚承载着战友鲜血和牺牲的红星勋章。 这位在战场上从未退缩的老兵,此时面临着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经过一夜的煎熬,他做出了决定,亲自走进公安局,举报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当葛拥宪被捕时,他已经脸色惨白,瘦得脱了相,看到父亲站在警察身后,他对着父亲嘶吼,但葛振林没有心软。 他顶着儿子的恨意和邻居们异样的眼光,坚决要求警方对其实施强制戒毒,1993年儿子第一次因吸毒被抓时,他曾出面保释,可换来的是儿子翻墙逃跑和变本加厉的吸毒行为。 这一次,他知道,只有霹雳手段,才能显菩萨心肠,在戒毒所的日子并不好过,但葛拥宪慢慢清醒过来。 父亲没有直接探望他,而是托人给他带去了戒毒宣传画册和一些生活用品,无声地表达着关心。那些画册上,写满了毒品对人体的危害,还有一些成功戒毒者的故事。 出狱后,葛拥宪彻底变了,他找了份工厂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干了起来,父子之间的关系虽然仍然生疏,但至少不再剑拔弩张。 直到2005年,葛振林因病去世,在父亲的葬礼上,这个已经四十多岁的男人长跪不起,哭得像个孩子。 那一刻,他才真正读懂了父亲的良苦用心,那枚被他偷走的勋章,虽然再也找不回来,但它所代表的精神,却在那一刻,重新铸进了他的灵魂里。 葛振林一生最伟大的功勋,或许不只是在狼牙山上的纵身一跃,更是在晚年,亲手将儿子送进法网的那个痛苦的转身。

0 阅读:1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