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大陆遇冷才明白:大陆并不是非他不可,是他高估了自己的分量! 这回马英九可是

不吃饭的玲玲 2025-09-07 15:43:15

马英九大陆遇冷才明白:大陆并不是非他不可,是他高估了自己的分量! 这回马英九可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冷板凳”!2025年6月,他第四次带着“大九学堂”的年轻人来大陆,本想着还能像前三次那样被热情包围,风光无限呢,结果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 想当年第三次访问时,国台办主任亲自陪同,京苏浙沪粤鲁闽黑八省市台办主任集体作陪,那阵仗恨不得把半个中国的对台资源都调集过来。黑龙江方面更是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筹备,从省台办官员到大学志愿者忙得团团转,仿佛在迎接什么重要庆典。 可这次带着"大九学堂"的年轻人来,厦门机场接机的就只有基础工作人员,别说高层密集会见了,连地方官员的接待都透着一股公事公办的客气,曾经追着他跑的媒体记者也少了大半,镜头里的他多少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这种待遇落差在敦煌的活动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当他习惯性地抛出"和平民主统一"的论调,还特意强调要"尊重台湾人民意愿"时,台下既没有预想中的掌声,也没有激烈的反驳,只有一片意味深长的沉默。 要知道,前三次访问时,哪怕是参观731部队罪证陈列馆这样的行程,都能引发两岸舆论的热烈讨论,而这次整个行程下来,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连上次的零头都不到,这种心理落差确实太大! 马英九可能没明白,他在台湾岛内的民调数据再好看,也改变不了自己在国民党内被边缘化的现实。2025年5月那份把他捧为"最佳领导人"的民调,更像是对现任政客的讽刺而非对他的真正认可,连民进党人都看穿这是"回锅造势"的把戏。 大陆方面早就看清了这一点,现在的对台工作重点早已不是追捧某个卸任政客,而是直接面向台湾民众和解决实际问题。当岛内支持统一的比例从2020年的10%升到2025年的15%,大陆更在意的是如何让这些认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融合成果,而不是陪领导人搞象征性的穿梭外交。 他或许还沉浸在当年签署23项两岸协议的辉煌里,记得ECFA让台湾每年省下6亿美元关税,任内台湾免签国家从54个涨到158个,还能参加世界卫生大会,每周590多班直航航班载着400万陆客给台湾观光业送钱的好日子。 但这些都得益于"九二共识"框架下的两岸良性互动,现在不一样了,当东部战区的军演已经能精准标记台北特定位置,当075型两栖攻击舰一艘接一艘下水,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底气早已今非昔比:统一是必然趋势,外部势力干涉不了,岛内政客也别想讨价还价。 就连特朗普政府更是直接拒绝赖清德过境美国,这等于给台湾的"外交空间"判了缓刑,这种时候大陆怎么可能还需要通过抬高马英九来展示善意? 可现在时势不同了,大陆已经不满足于维持现状,而是要主动推进统一进程。在这个大背景下,他那套"不统不独不武"的思路早就跟不上节奏,这次遇冷与其说是大陆故意冷落,不如说是历史进程的自然筛选。 或许马英九到最后都没搞明白,前几次的热情接待,与其说是对他个人的重视,不如说是对两岸和平力量的鼓励。当大陆自身实力足够强大,当统一的时间表越来越清晰,自然不需要再靠高规格礼遇来彰显诚意。 这次大陆之行的"冷板凳",与其说是打脸,不如说是给这位领导人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实政治课:在民族复兴的大棋局里,没有谁是必不可少的棋子,尤其是那些认不清自己位置的棋子!

0 阅读:1943

评论列表

鸿智传媒

鸿智传媒

13
2025-09-07 21:24

马狗是人吗?

用户17xxx78

用户17xxx78

8
2025-09-07 22:49

非马非驴的畜生

小石头

小石头

3
2025-09-07 23:18

这个姓马的是个什么东西?

用户54xxx02

用户54xxx02

2025-09-08 10:42

性格懦弱,色厉内荏,首鼠两端,不堪大用

猜你喜欢

不吃饭的玲玲

不吃饭的玲玲

玻璃心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