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8月,长征途中的许世友时任红四军军长,听闻毛主席要前来红四军看望战士,

另子维好故事 2025-09-07 00:17:18

1935年8月,长征途中的许世友时任红四军军长,听闻毛主席要前来红四军看望战士,他内心满是期待。 当毛主席到来,许世友庄重敬礼,随后两人席地而坐交谈起来。毛主席询问许世友名字的写法与由来,许世友解释说自己本名是“仕友”,但参加红军后,因觉得“仕”有当官之意,不符合红军宗旨,便自行改为了“士友”。 毛主席听后称赞改得好,接着又提出要再帮他改一个字,将“士”换成“世界”的“世”,如此一来,就成了“世界之友”,寓意红军干部不仅要和士兵为友,还要与世界人民交好,要有着广阔的胸怀与远大的视野。许世友当即兴奋地称毛主席看得深远,自此,他对毛主席从心底里生出了深深的敬佩。   红军抵达陕北后,针对张国焘错误路线的批判工作展开。许世友曾和张国焘有过共事经历,但在张国焘企图分裂时,他早已毅然脱离。可在批斗期间,红四方面军被不公正地牵连,许世友深感不平,最终因一时想不通,打算带战士去四川打游击,这一行为也引发了大家误会,使得很多人认为他在支持张国焘,甚至有人提出要枪毙他。   毛主席知晓此事后,先是下令将人控制,但随后经过审慎思考,决定从轻处置。当许世友提出要带枪去见毛主席时,毛主席也果断应允。见面之时,许世友扑通跪地,满含热泪地表示自己绝无冒犯之心,枪只是他忠诚的象征。毛主席则将他扶起,明确表态张国焘是张国焘,许世友是许世友,而后亲自下令释放了许世友,还其清白,也正是这一次,让许世友从此对毛主席忠贞不二,矢志追随。   许世友出生于湖北麻城贫苦家庭,8岁就进入嵩山少林寺习武,凭借武艺和作战时的勇猛无畏,在革命历程中屡立战功。他作战积极主动,毛主席对其也颇为关照,像1948年济南战役,就是毛主席亲自指定许世友为攻城部队总指挥,而他也不负所托,以精妙的战术成功攻克济南。   不过,许世友文化程度不高,在文化学习方面,毛主席可没少为他操心。毛主席曾倡导干部阅读《红楼梦》,许世友却表示此书看不懂,还称其是讲“吊膀子”之事,这引得毛主席在会议上对他公开批评,要求他要多读书、提升文学素养。从那之后,许世友便听从毛主席的话,让秘书购置大量书籍学习。此外,毛主席还专门给许世友送去哥白尼、布鲁诺的科学著作,期望他能拓宽知识面。   1976年,毛主席与世长辞,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悲痛万分,他剪下报纸上所有毛主席的照片贴满卧室墙壁,还坚持带枪去北京参加守灵仪式,只为守护毛主席最后一程。晚年隐居南京的许世友,依旧时刻怀念着毛主席,始终将毛主席的叮嘱放在心上,家中桌上一直摆着那本他未曾完全读懂的《红楼梦》。   许世友曾言“活着尽忠,忠于毛主席,死了尽孝,和母亲埋在一起”,而他的一生,也确实是在践行这样的誓言,他与毛主席之间这份超越普通上下级关系的情谊,也成为了一段被后人不断传颂的佳话。

0 阅读:63
另子维好故事

另子维好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