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了!张召忠曾说:以美国经验,中国激光武器20年也无法服役! 2014年,著名军事评论家张召忠在电视节目中斩钉截铁地断言,中国激光武器要真正装备部队还远着呢,甚至说以美国的经验来看,20年也搞不定。 然而仅仅十一年后,在今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上,中国自主研发的舰载激光武器LY-1公开亮相,以300千瓦的功率和卓越性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激光武器的强大实力。 这款曾被预言“20年也无法服役”的武器,不仅已经装备部队,更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张召忠当年的判断基于美国激光武器发展的失败经验。 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激光武器,早期是战略防御计划的一部分,后来转向战术层面。2000年代,美国海军测试过LaWS系统,但实际效果有限,成本高且受天气影响大。 但中国激光武器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早在1964年,中国就启动了“640工程”研究激光武器,70年代成功制造出相关激光系统。虽然80年代初因技术和经济条件限制暂停,但研究从未停止。 与美国“极高起点、极大投入”的策略不同,中国选择了“小步快跑”的路子,从陆基起步再上舰,先解决基础技术再逐步提升功率和平台适配性。 中国激光武器不仅造出来了,更经历了实战检验。2022年,沙特阿拉伯采购的“寂静狩猎者”激光防空系统在实战中成功拦截了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多架无人机。 据报道,这次拦截发生在沙特重要石油设施遭受袭击期间,系统在发现目标后数秒内便将其摧毁。沙特军方对效果极为满意,随后增加了订单。 巴基斯坦也在2025年5月使用中国激光武器击落印度无人机群,立体防御网发挥了关键作用。 阅兵中亮相的LY-1舰载激光武器展现出卓越性能。它的功率达到300千瓦以上,而美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配备的HELIOS系统功率仅为60千瓦。 在模拟对抗测试中,LY-1能在5秒内熔毁以3倍音速袭来的反舰导弹导引头,实现了“瞄准即锁定,开火即命中”的作战效能。 更令人惊叹的是成本效益:LY-1激光武器单次拦截成本可能仅需一美元左右,而美海军近程防空拦截导弹的发射成本超过100万美元。 中国激光武器能够如此快速发展,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逻辑和系统性的支撑因素。 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重视是关键驱动力,激光武器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发展方向。 技术路线的选择显示出中国科研人员的智慧,采取“循序渐进、高低搭配”的策略。 人才队伍建设和民用激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军用激光技术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激光市场和应用市场。 从2014年实验室阶段到2025年实战列装,中国只用了11年时间就走完了美国20年都没走完的路。 科技发展的道路上,从来没有绝对的预言,只有不断被打破的极限。 中国激光武器的成功不仅证明了中国科技的进步,更展现了中国式创新的独特魅力:不盲目跟随他人脚步,而是立足自身实际,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0年5月18日中午,美国总统卡特白宫办公室的保密电话响了,得到这样一个消息
【108评论】【225点赞】
用户10xxx19
战忽局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