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老太的丈夫跟侄媳吵架,她气不过上门讨说法,又跟侄媳吵起来,过后,老太越想越气,将侄媳6岁的儿子骗到家中,将他弄si,再藏起来,为了不让人怀疑,侄媳一家寻找儿子时,她也参与其中,后来实在受不了,就打电话给她儿女坦白,被儿女带去自首,家属被迫赔偿36万元,最终,法院的判决让人意外。 马女士跟刘某是亲戚关系,马女士的孩子称刘某做大奶奶,两家相隔不远。 刘某这个人平时嘴碎,也喜欢斤斤计较,跟人闹矛盾非得争个输赢。 今年1月份的一天,刘某的丈夫跟马女士因为工作上的问题起争执,但并未发生肢体冲突。 本来两家是亲戚关系,争吵过后一段时间,慢慢也就淡忘了,该维持的亲戚还是维持。 可在刘某心里一直过不了那个坎,她只要想到老伴被马女士欺负就非常窝火。 气不过的她又跑到马女士家讨说法,马女士看到刘某竟跑到自己家来吵架,忍不住又跟她吵了起来。 刘某觉得自己毕竟是长辈,马女士不让着自己一点还跟自己越吵越凶,这分明就是不尊重自己。 心里的怨气更加深,她一直想找机会报 复一下这一家子。 2月16日那天,刘某出门,恰巧看到马女士的两个儿子单独在自家院子里玩,她想到自己两公婆被马女士骂,心里就很不舒服。 她要给点颜色马女士,让她收敛一下她那嚣张的气焰。 于是,刘某等到马女士的儿子进门后,就悄悄上前骗马女士6岁的小儿子说带他去买糖。 天真无邪的孩子就这样开心地跟着大奶奶走了,他以为大奶奶爱他,没想到等待他的将是研磨棒的敲打。 刘某把男孩骗到家中后,趁他不注意直接用研磨棒敲打致死,之后为了不让人发现,刘某用尼龙袋将男孩装好,藏到自家后院。 不久后马女士发现小儿子不见了,一家子到处寻找,找了几个小时一无所获。 他们以为孩子被坏人拐走了,迅速报了警,警方很快也加入寻找队伍。 刘某的家人也在配合努力地寻找,刘某暗暗观察着马女士一家的一举一动,也假装加入寻找的队伍。 不过有点奇怪的是,每次只要警犬一来,刘某就赶紧跑回家。 找了两天后,刘某可能实在受不了煎熬,主动打电话给自己也在一起寻找的家人,跟他们说,不用找了,人被我弄死了。 刘某家人知道后,赶忙赶回家中,他们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性,主动带着刘某投案自首。 大家知道后都震惊不已,这是有多du才对这么小的一个孩子下如此狠手。 事后,刘某家属可能迫于外界给的压力,主动赔偿马女士360068元。 刘某被起诉到法院,今年7月29日开庭,8月20日做出判决。 法院认为,刘某只因自己瞎想,为泄愤就报复无辜的孩子,恶性、危险性都极大,罪行严重该重罚。 但考虑到她自首、认罪认罚,家属也赔偿了被害人家属36万多,所以判她死缓,但会限制减刑。 最终判决,凶手刘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9月5日,马女士一家收到了判决结果,但他们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他们希望对刘某立即执行。 马女士说,刘某家属在赔偿后曾经找她要谅解书,但马女士拒绝了。 开庭的前一天,接到法院电话,问她是否要在庭前调解,马女士拒绝了,并明确表示不再需要任何赔偿,只要求判她死刑。 事情发生后,马女士的大儿子心理受到了很大影响,夫妻俩也无心工作,家人每天以泪洗面,夫妻俩还带着大儿子到处去看心理医生,一家子陷入了极度悲痛之中。 目前,马女士在准备文书,申请抗诉。 1、那么,刘某触犯了哪些法律? 《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 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 刘某的行为完全符合故意sha 人罪的构成要件,从主观层面看,她因与马女士的矛盾产生报复心理,目标明确指向男童,并非临时起意或过失,而是经过预谋的直接故意,其主观恶性极大。 客观上,她以买糖为诱饵骗走男童,实施加害,直接导致6岁儿童死亡,且事后藏起、假装参与寻找,掩盖罪行的行为进一步印证其犯罪意志坚定。 此外,受害者为无反抗能力的未成年人,属于法律重点保护的弱势群体,刘某针对儿童实施杀人行为,突破社会伦理底线,犯罪情节极其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本应严惩,法院最终结合自首、赔偿等情节判处死缓并限制减刑,已是在法定范围内综合考量后的结果。 2、马女士是否有权抗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29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5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5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 在该案件中,马女士作为被害人的母亲,若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有权在收到判决书5日内向检察院请求抗诉。检察院会在收到请求的5日内,对案件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抗诉标准,再决定是否抗诉并答复马女士。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关注@猫眼学法 学习更多法律知识
贵州六盘水,老太的丈夫跟侄媳吵架,她气不过上门讨说法,又跟侄媳吵起来,过后,老太
茂彦学法
2025-09-06 11:01: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