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在通过《白鹿原》赚得445万元后,一位曾多次帮助过陈忠实但已退休的高官邀请

松山碧水吟风 2025-09-03 12:40:36

陈忠实在通过《白鹿原》赚得445万元后,一位曾多次帮助过陈忠实但已退休的高官邀请他吃饭,饭桌上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但饭后这位老领导提出的一个请求,差点让陈忠实背上了“以怨报德”的不良口碑。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白鹿原》无疑是一部无法绕开的巨著。这部作品不仅为陈忠实赢得了茅盾文学奖,更为他带来了财富与声望。然而,与此同时,陈忠实的为人、他的执拗与守原则的性格,也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展现出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陕西文坛群星闪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横空出世,贾平凹的《浮躁》摘得国际大奖,唯独陈忠实还徘徊在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中。看着两位老友声名大振,陈忠实心中不免焦灼。他知道,要想真正站稳脚跟,必须拿出一部足以传世的长篇。 于是,他毅然回到家乡,开始了对《白鹿原》的构思。为了收集素材,他跟随老农下地劳作,走村串户访谈,翻阅了二十多卷县志与民间传说。那几年,他几乎与世隔绝。妻子隔三差五送饭、带走换洗衣物,心疼他日渐消瘦,却也只能默默支持。 四年的闭关,换来五十万字的恢宏巨制。1992年,《白鹿原》终于问世。这部书以渭河平原为背景,纵横五十年,描绘了白鹿两大家族的恩怨纷争。巧取风水地、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历史风云与人性光暗交织,汇成一幅壮丽而沉重的民族画卷。 作品一经出版,便引起巨大轰动。评论家们称它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史诗”,人民文学出版社甚至评价为“开天辟地”。1998年,《白鹿原》斩获茅盾文学奖,陈忠实一举封神。 随着声名鹊起而来的,还有实实在在的财富。到2006年,凭借《白鹿原》衍生的各种版权,陈忠实的版税收入高达445万元,在当时堪称巨额。 就在此时,一位曾在他落魄时帮助过的高官已退休。某天,这位老领导设宴相邀。饭桌上有说有笑,气氛融洽。可饭后,老领导提出一个请求:想要陈忠实题一幅字作为留念。 按常理,这是人情世故的事情。尤其对方还是曾经的恩人,写几笔字似乎再自然不过。然而陈忠实却郑重其事地起身行揖:“您的书法在圈内很有名,我心中非常敬佩。但我与经纪人签了合同,不能随意为人写字。若您真想要我的字帖,还需联系经纪人,请您谅解。” 在场的人一时哗然,劝他“不要那么死板”。但老领导却摆手制止,反而欣赏地笑了。他说,能在这样的场合守住规矩,才是真正值得尊重的人。 的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别人而言,也许是人情;对陈忠实而言,却是底线。正是这种对原则的坚守,才让他能“四年如一日”闭门写作,才成就了《白鹿原》的伟大。 此后,《白鹿原》被改编为话剧、电影、电视剧,累计发行超过500万册,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在国际文坛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6年,陈忠实病逝西安。告别仪式上,他将《白鹿原》枕于颈下,仿佛与自己的“生命之书”永远相伴。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白鹿原》原稿中曾有四万多字因出版限制被迫删去。这些片段涉及对人性阴暗面的更深刻揭露,是作品的点睛之笔。陈忠实本人也曾遗憾地说:“删掉的,都是精华。” 《白鹿原》的伟大,不仅在于它恢弘的历史背景,更在于它对人性的直面书写。它没有粉饰,没有逃避,而是用最赤裸的笔触揭示了善与恶、光与暗、情与欲。这正是文学最难能可贵的力量。 相比影视剧版的“妥协”,原著才真正保留了那份震撼与真实。只有读过原著,才能理解白家与鹿家两代子孙的恩怨纠葛,才能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挣扎与痛苦,才能感受到陈忠实所说的“民族秘史”的厚重。 如今,未删减的《白鹿原》依然被视为收藏价值极高的文学经典。它不仅是中国农村50年社会变迁的史诗,也是每一位读者重新审视人性与历史的必读之作。 正如有人评价的那样:“陈忠实用《白鹿原》为中国文学立了一座碑。” 如果你想读懂20世纪中国农村的沧桑巨变,如果你想真正看透人性的光辉与阴影,那么这本未删减的《白鹿原》绝对不容错过。 如今,这部里程碑之作的正版未删减版,仅需39.8元,便可收藏。 读懂《白鹿原》,你会明白历史的厚重、人性的复杂,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 点击下方【商品卡】,获取未删减正版《白鹿原》。这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与民族的史诗。 同名电视剧原著小说《白鹿原》未删减 陈忠实 茅盾文学奖作品集

0 阅读:0
松山碧水吟风

松山碧水吟风

松山碧水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