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芯”狠手辣!一夜斩断三星、SK海力士在华命脉,中国商务部:你动我产业链,

百姓事记簿 2025-09-02 05:07:28

美利坚“芯”狠手辣!一夜斩断三星、SK海力士在华命脉,中国商务部:你动我产业链,我必亮剑!8月29日,美国商务部在官网悄悄挂出一条通知:把英特尔大连、三星中国、SK海力士中国一口气踢出“经验证最终用户”名单。消息像一道惊雷劈进全球芯片圈——这三家巨头在华工厂占全球存储芯片产能15%、计算机内存10%,一旦失去美国设备维保,120天后产线可能直接停摆。 三家企业在华工厂的分量不言而喻,全球 15% 的存储芯片和 10% 的计算机内存都出自这里。可问题是,上海、无锡等地的工厂里,那些精密的光刻机、刻蚀机大多带着美国技术标签,平时出点小问题都得靠美方工程师远程指导,如今维保通道被切断,一线技术人员急得团团转。 消息传出后,三星和 SK 海力士的股价当天就出现波动,两家企业紧急召开内部会议,商讨应对方案,不少上下游供应商也开始紧张起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冲击,中国商务部迅速作出回应,明确表示不会坐视产业链安全受到威胁。其实早有准备,近年来我国在芯片领域的布局一直在稳步推进。 就在上个月,长江存储自主研发的 128 层 NAND 闪存芯片生产线正式满产,产能达到每月 10 万片,性能和国际主流产品不相上下;中微公司研发的 5 纳米刻蚀机也已经通过了台积电的验证,即将投入商用。 这些突破不是偶然,光是去年,国内芯片产业的研发投入就超过了 1500 亿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还多。 各地政府也迅速行动起来,江苏无锡针对三星、SK 海力士在华工厂推出了专项帮扶政策,组织国内设备厂商上门对接,提供替代维保方案;上海张江科学城则牵头成立了芯片产业链联盟,把设计、制造、封测企业拧成一股绳,共享技术和资源。 上周,联盟里的华海清科就派出技术团队,帮助 SK 海力士解决了部分设备的调试难题,虽然只是临时方案,却为企业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更让人安心的是,国内市场的韧性给了产业底气。我国每年消耗全球近一半的芯片,巨大的需求支撑着本土企业快速成长。 比亚迪半导体已经能自主生产车规级芯片,满足自家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华为海思的芯片设计能力也在不断突破,近期推出的新款芯片在功耗控制上有了新的提升。这些企业的崛起,让我国在芯片产业链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 这场芯片领域的博弈,不仅考验着企业的应对能力,更彰显着一个国家产业链的韧性。我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以及持续的技术创新投入,都是应对风险的坚实基础。 那么,你认为在这场芯片产业的较量中,我国企业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才能更好地突破瓶颈?是加强核心材料研发,还是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协同?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232

评论列表

诚者有信

诚者有信

3
2025-09-02 09:11

赶紧看看美国的稀土还够用不

猜你喜欢

百姓事记簿

百姓事记簿

记录百姓事,书写民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