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主席一声令下,8大军区司令员对调,10天内不带随员上任,许世

历史趣闻社 2025-09-01 16:52:46

1973年12月,主席一声令下,8大军 区司令员对调,10天内不带随员上任,许世友不想离开南京,所以对这份调令并不买账,他就强调一点,是毛主席让我待在南京的,其他任何地方我都不去。 许世友1905年生在湖北麻城穷苦人家,从小体弱,八岁进少林寺当仆役,学武八年,练就一身功夫。1920年他加入北洋军阀部队,当士兵,1925年升排长,次年部队改编,他当连长。北伐时部队败,他回家当自卫军大队长。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加入共产党。1928年入红军,从班长干到营长,在大别山打仗,参加杨平口伏击战。1931年当团长,指挥黄安、商潢、黄光战役,在柳林河阻击敌军三个旅,掩护主力突围。1932年在满川关战役中,率部突围,进入陕南。 1933年任红九军副军长兼师长,进四川打败川军,建川陕边根据地,后升红四军军长,参加嘉陵江战役。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他任右路军第四军军长,在包座阻击敌军,攻克包座,开北上通道。1936年任骑兵师师长,过草地三次。会宁会师后,去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率干部带武器离队,被报告,后经查释放。抗日时期,1938年任抗大校务部副部长,到太行山。年底任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与领导进冀南,指挥香城固伏击战。1939年在冀鲁豫边区游击。 1940年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后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建抗日根据地。1944到1945年攻克文登、荣成、烟台等城。解放战争中,1947年起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参加莱芜、孟良崮战役。1948年任山东兵团司令员,指挥济南战役,用牛刀战术八天攻克济南。1949年任山东军区司令员。1953年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指挥朝鲜夏季反击战。1954年回国,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副总参谋长。1955年组织一江山岛战役,授上将,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他在南京任职十八年,作风直,注重实干,在军中威望不低。 1973年12月,北京命令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北京李德生与沈阳陈锡联换,济南杨得志与武汉曾思玉换,南京许世友与广州丁盛换,福州韩先楚与兰州皮定钧换。期限十天,不带旧部,只准少数警卫秘书跟。许世友接到调广州命令,不接受,坚持主席以前让他留南京,其他地方不去。他报告上级,强调这点。消息传到北京,主席知晓,没直接批,而是邀他去中南海见面。两人下象棋,主席移帅出宫,许世友明白意思,服从命令。回南京后,他带几人去广州上任。 这事背景是高层看出司令员长期一地,易生小圈子,影响中央指挥。这次对调为破格局,加强军队协调。大多数司令员服从,许世友开始不买账,但主席用棋局点醒他。许世友骨子听指挥,很快就去。其他司令员也按时到岗,没带多余人。这调整在军界罕见,目的防山头主义,确保服从性。许世友的转变典型,从坚持到服从,体现军人原则。 高层这步棋深远,通过人事调,散地方势力,强纪律。许世友在南京十八年,感情深,但大局为重。他去广州,没情绪,投入工作。这事显示处理问题方式,不硬压,用巧法说服。许世友脾气倔,但讲理,懂大局。其他司令员换岗后,也适应新地,执行命令。这次行动,中央管理军队更牢。 许世友到广州军区,快速适应,经常不通知去基层查。一次去广西边防,开旧吉普早到,查完走,领导迎晚了。他反形式,只看实效。任职几年,坚持实地视察。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他指挥东线,组织严,完成任务。年纪近七十,还亲自指挥,体现老将作风。 他在广州七年,为稳定贡献不小。1980年卸任,进中央顾问委员会,继续发挥作用。1982年任中顾委副主任,参加活动。1985年10月22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0岁,葬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他一生从少林寺到将帅,经历丰富,忠诚担当。 许世友去世后,影响还在军界。他事迹让人想到军人服从重要。这次对调事件,许世友的转变是例子。八大军区换将,防问题,确保军队统一。

1 阅读:2251

评论列表

用户15xxx97

用户15xxx97

10
2025-09-01 17:54

一代骁将

右手边的依 恋

右手边的依 恋

2
2025-09-02 13:07

葬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不是安排回老家新县土葬了吗,小编瞎搞

猜你喜欢

历史趣闻社

历史趣闻社

社内趣闻,笑看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