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号,美国方面已经确定,美国驻华新任大使不会出席9月3号的阅兵相关活动。而

百日依山尽 2025-09-01 00:45:19

8月30号,美国方面已经确定,美国驻华新任大使不会出席9月3号的阅兵相关活动。而有趣的是,就在大半个月前,美国驻日本的大使却出席了原子弹爆炸的纪念活动。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历史与现实的认知分裂呢? 要想把这事儿说明白,得先翻翻二战的老账本。70 多年前,法西斯跟疯了似的在全世界搞破坏,那会儿中国和美国可是实打实的战友,都扛着反法西斯的大旗。 在亚洲这边,中国军民咬牙打了十几年持久战,把日本陆军的主力死死拖在中国战场,没让他们有精力去太平洋搞事,这可是给美国帮了大忙。 70 多年前法西斯势力在全球肆虐的时候,中国和美国可是站在同一阵线的反法西斯战友。在亚洲战场,中国军民硬是咬牙坚持了十几年持久战,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 1945 年日本投降,十四年里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日本陆军主力。 据史料统计,抗战期间日本投入中国战场的陆军兵力常年保持在总兵力的 60% 以上,最高峰时甚至超过 80%,正是中国战场的顽强抵抗,让日本没办法把更多兵力调往太平洋战场,这为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争取了宝贵时间。 那时候中美之间还有过不少军事合作,比如美国组建的 “飞虎队”,也就是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1941 年到 1942 年间在华作战期间,击落日军战机 299 架,击毁地面战机 153 架,还运输了大量战略物资,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1945 年为了促使日本尽快投降,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这两次核打击确实加速了二战结束的进程,但也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这也是日本每年举办原子弹爆炸纪念活动的原因。 如今再看美国大使的两次不同选择,就更能看出其中的矛盾。美国驻日大使出席原子弹爆炸纪念活动,某种程度上是对日本作为战争受害方的一种姿态,但却忽略了日本作为侵略方给亚洲各国带来的深重灾难。 而中国的 9・3 阅兵,纪念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对反法西斯盟友共同奋斗历史的铭记,美国驻华大使的缺席,无疑是对这段共同历史的漠视。 这种认知分裂在现实中还有更多体现。比如美国近年来在历史教育中,对二战亚洲战场的表述常常不够全面,更多强调太平洋战场的作战,却对中国战场的重要性提及不多。 而在与日本的同盟关系中,美国更多关注现实战略利益,比如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却对日本在历史认知上的模糊态度,比如部分政客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行为,缺乏足够的制约。 要知道,二战期间中美作为反法西斯盟友,共同付出了巨大牺牲才换来和平。中国战场牵制日军、美国支援中国、两国协同作战,这些都是不容磨灭的历史事实。 如今美国在纪念活动上的差异化选择,不仅让外界看到其历史认知的偏差,也给当前的国际关系带来了一些微妙影响。毕竟,尊重历史是维护国际秩序和盟友关系的基础,忽视共同的历史记忆,很容易让合作的根基出现裂痕。

0 阅读:1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