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日本人和韩国人,为什么最近越来越恨我们?很多人都以为,是历史问题,是领土争端。错了!复旦沈逸教授,一句话就戳破了真相:“因为整个西方世界,在中国面前,太不给力了!”说白了,他们恨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们的美国主子,竟然压不住我们! 复旦沈逸教授这话听着有点绕,其实挑明了,日韩的怨气靶心可能并非直指我们,而是指向了那个他们一直依赖的“老大哥”——美国,这背后是一种梦想破碎后的巨大失落感。 过去几十年,日韩都安稳地活在美国打造的“安全与优越感”的温室里,他们坚信,只要紧跟美国步伐就能稳坐亚洲的头把交椅,那时候,美国在全球的地位确实无可撼动。 跟着美国混,日韩的日子过得很滋润,十年前,三星手机在中国还是身份的象征,拿在手里特别有面子,那时他们根本不需要琢磨“恨”谁,因为有美国罩着,在他们眼里,中国不过是个埋头做低端代工的小弟。 可时代变了,美国想遏制中国,贸易战、科技战轮番上阵,结果呢?好像都没打到七寸上,连一些韩国学者都公开承认,美国压制中国的策略已经失败了。 这一下,给日韩的心理冲击可就太大了,他们倚仗的“靠山”好像有点摇摇欲坠,而旁边那个曾经的小弟却在闷声发大财,稳步崛起,这种感觉就像自己坐的船在漏水,而别人的船却越造越大。 过去,日韩凭借技术优势,稳稳占据产业链上游吃肉,我们主要在下游喝汤,那时候,他们日子过得舒坦,钱也赚得轻松。 现在,中国自己搞研发,创新能力上来了,从造船、芯片到汽车、新能源,很多领域我们不再需要依赖他们,甚至开始掌握上游的核心技术,这等于直接动了他们的饭碗,曾经属于他们的市场份额正在一点点被侵蚀。 就说芯片吧,前两年美国高调组建“芯片联盟”想卡我们脖子,结果呢?中国的长江存储硬是搞出了物美价廉的存储芯片,直接给了三星一记重拳。 汽车领域更是上演了一出反转大戏,曾几何时,我们的大街上跑满了丰田和现代,可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韩国的出口量暴增了848%,比亚迪开始出现在韩国街头。 更让他们难受的是,有些地方还不得不依赖我们,比如日本造汽车、造电子产品离不开稀土,而全球八成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都掌握在中国手里。 美国帮着找了几年替代来源也没找到,这让日本很尴尬,一边得在公开场合附和美国喊“中国威胁”,一边又得私下找我们谈合作。 这种经济上的压力最终都转化成了心理上的焦虑,日本曾自诩“亚洲大哥”,明治维新后一度在经济、技术和文化上领先,可现在,眼看着中国在高铁、5G、人工智能这些领域全面赶超,那种长期以来的优越感正被无情地碾碎。 日韩民众也感到认知失调,他们长期通过西方媒体了解中国,脑海里还是那个“落后”或“充满威胁”的刻板印象,可当他们亲眼看到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全球影响力时,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们感到震惊和无所适从。 他们依赖了几十年的西方秩序,那个由美国主导的、让他们感到安稳的体系,似乎也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动摇了,老大好像罩不住场子了,这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 所以,日韩对我们的种种负面情绪与其说是纯粹的“恨”,不如说是一种希望破灭后的“无能狂怒”,他们不敢公开埋怨美国,毕竟还得靠着美国的“保护”,于是只能把这股无处安放的火气借着历史和领土问题一股脑地撒向我们。 说白了,如果美国今天还能像过去那样轻松压制中国,他们大概正忙着闷声发大财,哪有闲工夫琢磨这些,正是因为好日子可能到头了,优势正在一点点被稀释,他们才如此焦虑。
[微风]日本人和韩国人,为什么最近越来越恨我们?很多人都以为,是历史问题,是领土
史迹萌报屋
2025-08-30 12:28:0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