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道,真是什么稀奇事都有!谁能想到,一个被全村人笑话是“懒汉”的朱之文,如今能混得这么风生水起? (信源:红网——“大衣哥”的生活,忍一时真能风平浪静?0 当54岁的朱之文站在今年2月18日徐州经开区法院的门口,他身上最抢眼的,早就不是那件军大衣了。 这个小学毕业的农民歌手,如今更像一个经验老道的“诉讼专业户”,法槌在他手里的分量,一点不比麦克风轻。他的故事,说白了就是一场硬仗,一场从讲“人情”的乡土社会,到认“法理”的现代社会的艰难突围。 这条维权路,真不是他主动想走的。刚出名那会儿,他死活不搬家,就想守着朱楼村那点乡情。可流量这东西,能把人捧上天,也能把人心搅个稀巴烂。 乡里乡亲的情谊很快变了味儿,有人把他当成了“移动提款机”,三天两头堵门要钱;到了2020年,村里修路,更是有人理直气壮让他出大头。 这些事,他一开始都忍了,觉得是出名的代价。可忍让换来的却是得寸进尺。醉酒的粉丝敢踹门硬闯,骗子在2017年就敢在山东菏泽冒充他,收200块钱安排见面吃饭。 最让他忍不了的,是一个徐州女网友,连续四年在网上花式辱骂他全家,连他没满周岁的孙子都不放过。当温情脉脉的乡土规则彻底失灵,他才明白,这盾牌,得自己亲手铸起来。 一旦决定拿起法律武器,这个老实人展现出了惊人的能量。他把法律这本厚书,愣是拆成了一套应对各种麻烦的“工具箱”,用得那叫一个精准。 商业侵权?2019年,山东济南一家食品公司敢用他照片卖过期产品,他二话不说直接告上法庭,最后拿到了20万赔偿,连精神损失费都算得明明白白。这是在捍卫自己的钱包和脸面。 网络诽谤?他对付那些“键盘侠”更是毫不手软。面对那个纠缠四年的女网友,他请了律师团队,跑到公证处把视频证据一个个固定下来。 他很清楚,诽谤信息浏览超过5000次就够得上犯罪,他之前就有过3次起诉经验,甚至有被告被判了4年。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置气,而是专业的法律震慑。 至于村里的鸡毛蒜皮,他也学会了找“公家”。村民再来闹事威胁,他直接报警,让警察来调解。就像2023年广西那位被网暴的“山歌王”刘三妹一样,他们这些草根红人,都开始明白法律才是最靠谱的护身符。 这一连串的官司打下来,朱楼村的变化肉眼可见。以前把他家围得水泄不通的人潮散了,村里广场上蹭热度的小摊也不见了,那些常年蹲守的拍摄者,也扛着设备另谋出路去了。法律,给他换来了久违的清净。 当然,也有人抱怨,说他这么一搞,是断了大家的“财路”。这话听着刺耳,却也捅破了一个真相:朱楼村一度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寄生经济”,靠吸附在他身上的流量过活。朱之文的强硬,等于亲手终结了这种不劳而获的模式。 从一个只懂埋头种地的农民,到一个在法庭上据理力争的维权者,朱之文的故事其实在告诉我们一个最朴素的道理:老实人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而法律,就是这个时代给每个普通人最硬核的锋芒。
这世道,真是什么稀奇事都有!谁能想到,一个被全村人笑话是“懒汉”的朱之文,如今能
韫晓生
2025-08-29 18:24:5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