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什政府刚上台时,对中国的态度那叫一个明确——把中国当成战略竞争者,处处提防,生怕中国抢了美国的风头。 可 911 事件一发生,美国瞬间慌了神,一下子把所有精力都扑到了反恐上,最明显的就是中国入世这事儿,本来美国在这事儿上还磨磨蹭蹭,想拿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当筹码拿捏中国,结果 911 之后,美国急需中国在反恐上配合,也想靠中国的市场缓解国内经济压力,态度立马软了下来。 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顺利加入WTO,拿到了进入全球市场的入场券,这背后离不开美国当时的“松口”,现在回头看,小布什政府这步棋,简直是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开了绿灯。 入世之后的变化,那是肉眼可见的快,2001 年的时候,中美双边贸易额才 805 亿美元,没几年功夫,到 2008 年就飙到了 3337 亿美元,翻了四倍还多,中国的出口订单像雪片一样来,珠三角、长三角的工厂天天加班加点,美国的不少企业也动了心思,中国有便宜又稳定的劳动力,有正在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有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与其在美国本土扛着高成本,不如把生产线搬去中国。 就这么着,广东的电子产业、浙江的轻工制造、江苏的机械加工,慢慢聚成了规模,成了全球产业链里少不得的“中国制造”集群。 再看美国,那几年真是把一手好牌打烂的典型,为了打反恐战争,美国砸进去的钱像流水一样,光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里,就花了超过 6 万亿美元,还搭进去几千士兵的生命。 国内的产业开始空心化,工厂要么迁去国外,要么倒闭,普通老百姓的就业越来越难,经济慢慢显出颓势,小布什政府当时满脑子都是全球反恐,把战略重心全放在了中东,压根没注意到中国已经在经济赛道上悄悄追了上来,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中国已经成了无法忽视的经济力量。 不过话说回来,把中国崛起全归功于美国的“战略失误”也不太客观,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美国企业那会儿确实想把工厂搬到低成本地区,中国正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充足的劳动力和稳定的政策环境,接住了这波产业转移,就像有人说的,美国递过来的可能只是张入场券,但能不能在赛场拿名次,还得靠自己跑。 现在回头看,小布什政府那会儿的决策,确实给中国创造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但换个角度想,就算没有这个机遇,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劲头,可能只是崛起的节奏慢一点而已,倒是美国自己,这十几年折腾制造业回流,又是减税又是补贴,结果制造业占比还在降,有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意思。 说到底,大国崛起从来都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美国因为反恐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警惕,这是外部条件,中国能抓住机会把自己打造成世界工厂,靠的是持续的改革和开放,这就像下棋,对方出了步缓手,能不能抓住机会反击,还得看自己的棋力,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这波操作确实够稳,而美国那手牌,说真的,确实没打好。
巴西最大的遗憾:拥有超8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美国却宁愿把世界工厂开到中国,也
【13评论】【26点赞】
用户10xxx97
不这样犹太人资本怎么喊命令国会增加军费 那么多犹太武器怎么卖得出去 你想让他生锈在工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