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退伍老兵赵保群在家午休,政府人员却找上门,对他说:“别睡了,国防部长张爱萍找了你14年,现在正邀请你去北京呢!” “为什么不早点来找我?”张爱萍一把抱住赵保群说道。这场跨越14年的重逢让在场所有人动容。时任国防部长的开国上将紧紧抱着这位普通的退伍士兵,泪水浸湿了将军的眼眶。 故事始于1972年5月,当时23岁的赵保群是北京卫戍区某部警卫班长。他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带队前往301医院“监护”一位化名“张续”的病人。 尽管上级明令禁止与病人交谈,但赵保群看到这位左腿打着牵引却目光炯炯的老人时,毅然决定悉心照料。他每天给老人喂饭擦身,听说吃茄子有助于骨头愈合就偷偷买来茄子,听到老人无意中说起“老家的西瓜该熟了”就立即买来西瓜一勺勺喂给他吃。 最危急的时刻发生在1972年7月28日晚,老人在服下一碗中药后突然口吐白沫、昏迷不醒。赵保群冒着大雨狂奔8里地请来军医,最终从死神手中抢回老人的生命。 事后检查发现,中药里被人为添加了剧毒的“洋金花”。1972年11月,赵保群被突然调离医院,临走时他才得知,自己照顾的“张续”就是开国上将张爱萍将军。回到部队后,他因“违反规定”被取消提干资格,于1973年3月被迫退伍回乡。 回到江苏海安县老家的赵保群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当过民兵教练,也在砖瓦厂挑过砖,每天扛着几十公斤重的棉花包往返奔波。而另一边的张爱萍将军恢复工作后,始终没有忘记这位救命恩人。 张爱萍多次派人到北京卫戍区打听,只得到“赵保群早已退伍”的回复。1974年,张爱萍在南京疗养期间,特意委托记者吴邦义协助寻访故人。然而人海茫茫,想要找到对方实非易事。 重逢之后,张爱萍为赵保群妥善安排了工作。此后赵保群屡次获评先进工作者,并当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尽管荣誉加身,他始终未改农民本色,依然在海安家乡过着质朴平静的生活。2003年张爱萍将军逝世时,赵保群专程前往北京送别,在灵前长跪不起。 让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学习张爱萍将军的重情重义,赵保群的朴实无私。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做一个有担当、有情怀的人。 社会应当更好地关爱退伍军人群体,完善退役安置政策,让每一位为国奉献的军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相待,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坚实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信息来源: 中国军网|《开国上将张爱萍与普通士兵的患难之交》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1987年,退伍老兵赵保群在家午休,政府人员却找上门,对他说:“别睡了,国防部长
南风意史册
2025-08-28 18:43: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