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俄罗斯还在挣扎,数据不会骗人的。战前,欧盟的经济体量和军工实力跟俄罗斯已经很悬殊了。现在,欧盟的经济规模直接碾压俄罗斯,军工能力也翻了几番!这场仗打出了俄罗斯的疲态,更打出了欧洲的底气,俄罗斯再不停战就要人财两空了! 俄罗斯军队刚进乌克兰那会儿,外界一度觉得局势已经被俄罗斯掌控,仿佛乌克兰很快就要撑不住,但事实证明,欧盟借着这场战争,把自家的军工和经济底子都抬高了一大截。 经济这块不用多说,欧盟各国资金充裕,工厂订单排得满满当当,反观俄罗斯这边,2024年美元兑卢布汇率一度冲破113关口,创下2022年3月以来的新高,这意味着俄罗斯人的钱包正在快速缩水。 而且,俄罗斯2024年平均通胀率高达8.4%,2025年初实际年化通胀率更是突破10%,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为了稳住局面,俄罗斯央行不得不把利率一路加到21%,可这样一来,企业贷款成本飙升,经济活力被进一步压制。 军费开支倒是涨到了GDP的6%,看似气势很足,实则是把本应用于民生和发展的钱都填进了战争这个无底洞,欧盟虽然也受能源价格波动影响,但凭借庞大的经济体量和灵活的市场调节能力,很快稳住了阵脚,企业订单反而因为军工需求增加而排起了长队,这种反差简直是高下立判。 军工方面就更有意思了,欧盟虽然一开始有点手忙脚乱,但产能确实在实实在在地增长,以155毫米炮弹为例,战前欧洲每月能生产近两万发,到2023年已经达到每年40万发的产能,虽然欧盟曾承诺给乌克兰100万发炮弹没能按期交付,但这种产能提升的趋势是明摆着的。 反观俄罗斯,曾经的航母大国如今连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都不得不放弃维修,要么卖掉要么拆毁,堂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居然要成了没有现役航母的国家,更尴尬的是俄罗斯连护卫舰的燃气涡轮发动机都造不出来,因为以前这玩意儿是跟乌克兰合作生产的,现在断供了,新舰建造只能停摆,这种军工体系的断层可不是短期内能弥补的,俄罗斯副总理早就承认有640种军工产品依赖进口,现在西方制裁一来,这些短板全暴露出来了。 说起来欧洲人也挺会算账,虽然炮弹单价从2000欧元涨到8000欧元,看起来亏了,但这笔投入却激活了整个军工产业链,欧盟各国趁机加大国防预算,整合军工资源,长远来看反而是在夯实自己的国防工业基础。 俄罗斯就不一样了,表面上军费开支大涨,实际上是在吃苏联的老本,关键技术和零部件断供后,很多武器装备只能是越用越少,新造的又跟不上来,22350型护卫舰因为缺乏西方精密数控机床,建造进度严重受阻,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场仗打到现在,欧盟算是打出了产业升级的契机,俄罗斯却把自己逼到了墙角,欧盟靠着市场化运作和联合采购,虽然效率慢点,但好歹能持续提升产能;俄罗斯搞举国体制发展军工,结果却因为技术断层和外部制裁,陷入了越生产越吃力的困境。 俄罗斯的外汇收入因为能源出口受限而下滑,贸易顺差从2024年二季度的356亿美元降到四季度的204亿美元,手里能用来换外汇的东西越来越少,这仗再打下去,真可能要到人财两空的地步。 说到底,现代战争拼的是综合国力和工业体系,俄罗斯想靠军事优势速战速决,结果却陷入了消耗战的泥潭,欧盟虽然初期有些被动,但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工业链,反而在战争中实现了军工能力的跃升。 数据不会说谎,俄罗斯的经济疲态和欧盟的底气提升都是实打实的,继续耗下去对俄罗斯没有任何好处,及时止损才是明智之举,毕竟国家的实力不是靠硬撑出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发展积累起来的。
菲律宾外长拉扎罗今天在菲律宾议会作证时承认,菲律宾与中国关于仁爱礁搁浅菲舰补给问
【10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