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棣华(1918-2000)一位值得尊敬的革命者、优秀的党务工作者,黄克诚大将的

史迹奇闻号 2025-08-28 01:16:50

唐棣华(1918-2000)一位值得尊敬的革命者、优秀的党务工作者,黄克诚大将的夫人。她的一生历经革命战争与新中国建设,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奉献精神。[祈祷][祈祷][祈祷] 1918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原名胡家珍,曾用名胡笳。青年时代便追求进步,1935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又称青岛大学)化学系。在校期间,她深受进步思想影响,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于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次年(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唐棣华毅然弃笔从戎。她曾在山东等地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后担任一系列重要职务,如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先遣第一梯队政治部主任。 1940年后,历任中共苏皖第三地委、第四地委委员兼民运部部长。1941年,23岁的唐棣华与39岁的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结婚。婚后,她曾任中共阜宁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因其卓越的工作能力,与另外两位女同志被誉为 “苏北三女杰”。 解放战争时期,唐棣华转战东北,历任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委员、区委书记、宣传部部长等职,并参与了天津的接管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唐棣华先后在湖南、北京多地任职: · 曾任湖南省妇女联合会副主任、省工业厅秘书主任、工业学校校长。 · 后调至中央,担任过重工业部化工局化工设计院院长、化学工业部设计司司长。 · 1957年,调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 197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 在动荡年代,唐棣华也因其丈夫黄克诚大将的关系而受到牵连,但她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念。 唐棣华与黄克诚大将的婚姻是革命风雨中相互扶持的典范。据载,新婚之夜黄克诚曾提出“约法三章”,其内容虽各述稍有出入,但核心都强调了革命利益高于一切、恪守党的纪律和原则。在日后漫长的岁月里,唐棣华始终以实际行动支持着丈夫的革命事业和工作,即便在特殊时期共同经历磨难也未曾动摇。他们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45年的时光。 唐棣华与黄克诚育有两子两女。他们家风清廉,对子女要求严格,注重教育和品格培养。其子女均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 · 黄煦:清华大学毕业后担任工程师。 · 黄晴: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曾在人民日报社工作,曾任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 · 黄楠:北京大学毕业,曾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黄梅: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子女们都在科研、教育、新闻等岗位上为国家做贡献,无人从政做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家庭的教导与风范。 唐棣华于1986年离职休养。2000年3月22日,她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唐棣华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她早年投身民族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又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努力工作。她不仅是黄克诚大将的坚强后盾,更是一位独立的、优秀的女性革命者和干部。她身上体现出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和清廉家风,值得后人铭记和学习。 #万能生活指南#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0 阅读:2
史迹奇闻号

史迹奇闻号

启航出发,探寻历史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