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这回真被骂狠了!他在抖音直播卖米面粮油,弹幕里有人骂得很难听,说他丢学者脸面,甚至用脏话攻击他。 学者高志凯在抖音直播间卖米面粮油这事儿,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这本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直播带货活动,却因主角的特殊身份,引发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 高志凯,这个名字在国际事务的圈子里并不陌生。 三年前,他在BBC的节目上,面对乱港分子罗冠聪时,那一句义正言辞的“逃犯”,让对方当场僵住,尽显中国学者的果敢与智慧,也让无数国人拍手称快。 他放弃耶鲁教职毅然回国,投身于学术研究,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发声,多年来积累了颇高的声誉。 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在国际事务中叱咤风云的人物,会出现在直播间卖起了米面粮油呢? 直播开始后,高志凯身着整洁的西装,以一贯沉稳的风格介绍着商品。 可屏幕上的弹幕却瞬间打破了这份平静,一些刺耳的声音出现了,“学者就该好好做学问,来带货简直丢学者的脸面!” 更有甚者,用不堪入耳的脏话对他进行攻击,面对这些扑面而来的恶意,高志凯并没有生气翻脸。 他随后录制了一段视频,语气平和地解释道,自己带货一方面是希望把学术研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那些书本里的知识能真正落地,从另一个角度服务大众。 另一方面,他也需要养活自己的团队,毕竟团队成员也要生活,孩子需要学费,大家都有现实的压力。 其实,学者跨界做直播并非高志凯一人,去年,一位复旦教授直播讲《资本论》,吸引了百万人观看,收获的是满屏的叫好声。 同样是学者走出传统领域,进入直播空间,为何复旦教授得到的是赞扬,高志凯却遭受辱骂呢?这其中的反差,着实让人深思。 高志凯在直播带货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卖货,他会详细地给观众讲解物品背后的故事,从跨境贸易中的运费波动,到关税变化对价格的影响,每一个环节都讲得清清楚楚。 这些内容可不只是简单的商品介绍,更是实实在在的贸易知识科普,比一些晦涩的学术论文更通俗易懂,也更贴近生活。 而且,他在选品时亲力亲为,每场直播都把商品的生产工艺等细节讲得十分透彻,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那些靠噱头吸引眼球的主播相比,不知强了多少倍。 随着事件在网络上不断发酵,越来越多的网友站出来表达对高志凯的支持。 有网友留言说,“他也是食人间烟火长大的,是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既没违规又没犯法,堂堂正正卖产品,很好呀,支持高教授!” 还有网友表示,“支持高教授,一个爱国的充满正能量的人,他在国际上为中国发声,现在只是通过带货这种方式来维持团队运转,有什么错呢?” 从这些留言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网友能够理解高志凯的行为,认可他在不同领域努力的价值。 高志凯的直播带货行为,不应被片面地指责。 他在国际事务中展现出的爱国情怀和专业素养有目共睹,如今选择直播带货,也不过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寻找一种将知识与生活相融合,同时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方式。 我们应该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学者的多元发展。高志凯的尝试,说不定能为其他学者提供新的思路,也能让大众看到学者更接地气、更真实的一面。
快手真是一个神奇的平台,凡是抖音封禁的网红主播到快手都能播,别管之前犯多恶劣的错
【3评论】【1点赞】